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南财观察丨市委书记带队招商,佛山为何锚定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5 15:18: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南财观察丨市委书记带队招商,佛山为何锚定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庞卓咏、叶雅伊   佛山报道

新年伊始,佛山掀起新一轮招商攻势,不仅规格高、规模大,而且速度快:全市组建198支招商小分队,2月期间拜访对接335家重点企业,组织开展14场产业链专题招商活动。其中,市委书记唐屹峰带队北上拜访了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双方透露出开展相关合作意向,新型电力装备成为佛山新春大招商的突破重点之一。

今年1月6日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瞄准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半导体芯片、新型显示、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突破。新型电力系统装备被提到重要位置。

而在过去两个月里,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成为佛山热词。

正泰集团投资50亿元的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及总部项目落地佛山南海丹灶镇,计划生产高压、特高压及新能源智能电力装备。这是佛山新年首个大型制造业项目;佛山五区动作频频,南海区发布千亿电力装备集群方案,提出建设“一院一中心两园多载体”的产业生态;三水区迎来新型储能和电力装备领域3个重大项目接连签约;高明区富湾湖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被列为高明荷城冲刺“千亿镇街”的核心载体。

事实上,“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并不是珠三角城市所熟悉的产业,为何会成为佛山新兴产业布局的C位?业内人士认为,佛山押注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既是基于自身的产业优势,也是产业突围的新线索。当“双碳”目标倒逼高耗能产业转型,佛山或将凭借自身强大的制造实力与产业集群优势,在这场全球新兴产业的角逐中拔得头筹,重塑产业格局。

“务实主义”

在“广东第三城”的光环下,佛山正经历一场静默的转型阵痛。

2024年,佛山GDP增速在27个万亿城市中滑至末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16.2%,家具、陶瓷等支柱传统产业出口下降均超过20%。

反思之后,佛山各级政府已形成共识: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培育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

如何不割裂传统产业根基,而是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现有优势优化,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培育增量空间?佛山押注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正是一种“务实主义”的体现。

从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的适配性来看,该产业兼具“高端装备制造”与“绿色能源技术”属性,既能承接佛山机械装备、金属加工等优势,又符合碳中和目标下的产业升级方向。

同时,“新主官”的履历表透露出关键线索: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曾在国家电网系统深耕二十余年,更能精准把握电力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2025年新春,他带队北上拜访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双方透露出开展相关合作意向,新型电力装备成为佛山新春大招商的突破重点之一。

剖析佛山产业版图,佛山是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是工业用电量常年高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的“用电大户”。2024年佛山全社会用电量超过850亿千瓦时,增长5%以上。智改数转的过程中,电网用户侧的工业企业对电力数据分析、环境监测、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组装装配需求将越来越高,庞大市场空间正在显现。

同时,佛山制造业积淀多年,培养了大量在机械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将视野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广东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1163.18亿元。按照广东省能源“十四五”规划,2025年省内电力装机将达到2.38亿千瓦。

电力行业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领域。目前,广东全省层面虽涌现出比亚迪、亿纬锂能等新能源龙头,但在智能输变电、配电等关键环节尚未形成具备主导优势的城市。佛山此时落子新型电力装备,好比在用电大省的心脏位置安装了一台“变压器”,既承接珠三角庞大的绿电需求,又为自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找到新出口。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看来,佛山布局智能电网、新型电力装备等战略新兴领域,可有效破解传统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偏高的矛盾。佛山不仅能依靠低碳技术供给能力,为区域制造业碳达峰提供底层技术支撑,还可借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调整窗口期,抢占新能源并网、需求侧响应等新兴市场,最终实现环境效益与产业竞争力的协同进化。

广东中鹏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卢奕诚表示,随着各类分布式电源和直流负荷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传统配电网在可靠性、适用性、可控性等方面均面临着挑战,为新型电力装备带来发展机遇,“佛山区位优势显著,市场辐射范围广,能够快速响应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市场需求”。

“应用场景+制造基因”的双重赋能,或将在输变电设备智能化、用户侧储能等赛道为佛山开辟新的增长极。

“园区+国资”重构产业版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通过5至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保障电网输配效率明显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放眼全国,当保定靠着保变电气把持特高压市场,常州借比亚迪、宁德时代卡位储能赛道,南京领跑全国智能电网,佛山该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突围路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佛山将筹码押在了“园区”与“国资”两个关键词上:多项政策文件“点名”富湾湖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狮山电力设备智造新材料产业园、丹灶新型电力装备智造园等园区;佛山控股集团宣布构建“一总部一中心一园区”格局,携电网、电厂资源入场布局;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约12亿元,建设南海控股智慧电力设备智造产业园。

种种举措背后,是佛山对自身家底的清醒认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佛山拥有电子设备相关企业超4000家,电力设备相关领域规上企业超400家,2024年全市电力设备产业领域规上工业增加值超百亿元。

从区域来看,南海区汇聚了943家电力设备相关企业,其中“四上”企业186家,高新技术企业124家;高明区近三年集中落地18个能源装备项目,总投资超77亿元;三水区集聚30余家电力设备制造规上企业,产业总规模接近200亿元。

不过,佛山电力设备企业整体分布比较分散。有以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变压器领域龙头企业,也涌现出多家专注研发创新、年营收超过5亿元的“后起之秀”。比如,中鹏电气成立国内首家耐高温节能电力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下行业内多个“首创”来构筑技术“护城河”。

但更多中小型企业仍困于中低端通用设备红海,技术壁垒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受限于产业特殊性,在风电、特高压等高端领域,佛山尚未出现龙头企业。

佛山选择这两个关键词,最大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挥组团优势,让上下游企业联系更紧密、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借“串珠成链”破题。

园区化发展,能让中小企业借产业链分工快速成长;国资国企的深度介入,既能嫁接电网改造的实际需求,又可破解民营企业“不敢投高端”的困局。佛山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应统公开表示,今年佛控集团将围绕佛山优势产业的上游和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电力装备等方向,精准投资并购,以资本的力量为佛山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种模式与南京新型电力装备集群的发展逻辑形成呼应。南京之所以能够入选“国家队”,除了有龙头企业引领之外,很大原因归结于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对接,让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也促进了集群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佛山本土的成功经验同样印证了这种路径的有效性。昔日,美的、格兰仕、万和电气等家电龙头带动顺德家电产业形成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实现80%以上零部件在50公里半径内高效配套;众陶联勇闯“无人区”搭建数据平台帮助陶瓷企业实现降本获客。

以电力装备产业上游原材料为例,卢奕诚建议,铜、硅钢材等原材料成本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若能通过集中采购机制形成规模优势,佛山众多电力装备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成本管控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佛山或许尚未拥有超百亿规模的“单打冠军”,但它的产业发展路径逐渐清晰:通过园区经济重构制造要素配置,借助国资平台对冲市场不确定性,依托应用场景加速技术升级。这种组合优势正为下一个以“佛山智造”享誉的千亿集群出现积蓄势能。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万和电气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