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通威终止收购润阳,光伏产业扩张更加谨慎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2-15 17:12: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通威终止收购润阳,光伏产业扩张更加谨慎)

2月14日晚间,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公告称,终止向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阳”)意向性增资。2024年8月14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拟以总价不超过50亿元收购润阳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润阳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通威股份表示,自《增资意向协议》签署后,公司组织业务团队及各中介机构积极展开对润阳深入的审计、评估、法律和业务尽职调查,交易各方也持续以有利于润阳及相关方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了多轮详细、全面的沟通磋商,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商务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虽然通威股份将不再收购润阳,但其在公告中表示,双方拟探讨多晶硅业务经营合作的情况,由通威提供专业技术及管理支持等方式,协助项目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提升,优化项目公司多晶硅业务产业竞争力,如未来合作经营开展顺利,双方也可探讨其他深度合作。 

“现在光伏最大的矛盾在于产能过剩,接收别人的落后产能或者同类产能没有意义,除非产能自己在短时间内建不起来。”一位光伏投资者告诉记者。 

资金压力待解 

按照润阳的产能计算,如收购完成,通威股份花费50亿元,即可得到5.5万吨工业硅产能、13万吨工业硅产能、7GW拉晶产能、10GW切片产能、57GW电池片产能及13GW组件产能。从产能来看,通威股份明显“赚到了”。 

通威股份的产能也将进一步扩张到约98万吨多晶硅、157GW电池和93GW组件,在硅料和电池片环节牢牢占据全行业第一的位置,组件产能达到全行业第五。 

过去数年,通威股份进行了一轮产能扩张。在2022年4月份,通威股份曾披露其2024—2026年产能规划,目标是将多晶硅产能提升至80万吨—100万吨,电池片产能提升至130GW—150GW。彼时,通威股份拥有18万吨多晶硅产能、45GW电池片产能,尚未大规模开展组件业务。 

但在去年全行业大幅亏损的情况下,通威股份的产能扩张也给其财务状况造成了压力。 

根据通威股份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营业收入约为683亿元,同比减少38.73%,净利润亏损约40亿元,同比减少124.37%,总资产约1979亿元,同比增长20.41%,资产负债率约69%。 

2023年底,通威的资产负债率约55%,2024年一季度上升到57%,2024年上半年上升至67%,通威称新项目投资、经营规模扩大、保证日常流动性和有息负债增加是主因。 

润阳的资产负债率也不容乐观。根据其2023年年中公布的招股说明书,2022年年底,润阳资产约216亿元,负债约17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9%。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通威股份预计净利润亏损70亿元—75亿元左右,主要原因为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2023年通威股份的净利润为136.13亿元。 

通威股份进一步解释称,2024年市场快速从PERC产品切换到TOPCon产品。在此背景下,公司于四季度对剩余PERC产品进行了减值计提。 

因此投资者纷纷关注如若通威收购润阳成功,通威股份自身的财务压力是否会继续加大。 

通威股份在回应投资者时称,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约310亿元,其中受限资金占比较小,主要系各类型保证金,能够保障公司后续正常的资金使用计划及经营安排。 

通威股份表示,在今年包头硅料项目投产,及原有的PERC电池产能改造TOPCon电池产能全部完成之后,2025年暂无大型项目开工计划,预计2025年主要资本开支为部分存量项目的尾款支付。 

行业产能迭代加快 

从通威股份此次公告来看,通威依旧认可润阳的多晶硅业务,但没有选择润阳的主营业务电池片。 

一位光伏投资人向记者表示,电池片产品近些年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且竞争激烈。润阳和通威均以TOPCon产能为主,本来行业已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单纯购入同类产能没有意义,除非是自身难以短时间建成的项目。 

根据润阳招股书,其电池工厂产能分为PERC、TOPCon和HJT三种,其中包括25GWPERC电池产能,占其销售总额的95%以上,14GWTOPCon电池生产线拟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以及拟募资投建的5GWHJT电池产能,目前润阳电池产能的具体情况无法从公开资料中得知。 

现在的光伏市场中,TOPCon市占率超过60%,为主流产品,此外随着央国企招标项目推进,以及行业产能释放,BC产品陆续拿到大量订单,原有的PERC产品已经几乎被剔除出央国企采购目录,异质结电池仅有部分招投标项目在采用。 

这意味着润阳的电池产线中,大部分需要进行技改,甚至需要改成和自己本身产品相差较大的BC产线。 

光伏辅材上市公司广信材料称,从行业反馈来看,光伏BC电池作为未来新产能扩产的主线已很明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信材料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