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AGTO首席经济学家大卫·布莱尔:保护主义是失去支配力的体现,美元武器化非常愚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一个人在达到顶峰之后,会采取一种常见的聪明做法:把自己攀登时用的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一语中的。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2025年伊始,全球笼罩在新一轮关税阴霾下。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首席经济学家、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发达国家认为他们可以支配发展中国家的时候,他们拥抱了自由贸易。但如今一些国家已经崛起,成为真正的竞争对手,一些国家的态度也由此改变。
中国正聚焦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产业。在布莱尔看来,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正确的,必须转向更高端的市场,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中国的生产能力具有优势,其工厂在利用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虽然短期内保护主义会给一些中国企业造成麻烦,但布莱尔认为,从长远来看,会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崛起。一些芯片供应被切断,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国产能力。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更有利,也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更有利。
《21世纪》:许多年前,发达国家是推动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希望发展中国家变得更加开放。而现在的情况相反,一些发达国家趋向保护主义,你怎么看待这个有趣的现象?世界秩序会如何变化?
布莱尔:当发达国家认为他们可以支配发展中国家的时候,他们拥抱了自由贸易。例如,25年前,一些国家从未想过中国会拥有像现在这样的能力,认为中国只是一个销售高质量产品的机会市场,拥有廉价劳动力。但如今中国等国家已经崛起,成为真正的竞争对手,而人们大都不喜欢竞争。过去,G7是世界经济的主体,中国、印度等国的想法被忽视,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当发达国家意识到一批真正的竞争对手出现时,他们的态度就改变了。
世界秩序已经改变了,坦率地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对于那些习惯在全球颐指气使的国家来说,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但最终必须习惯。
《21世纪》:电动汽车行业成为保护主义的一大重灾区,一些地区极力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设置障碍,如何破局?
布莱尔:中国非常努力,效率也很高,中国的产品太有竞争力了,所以欧盟不愿意让很多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欧盟在很多事情上效率极低,欧洲的电动汽车产业缺乏竞争力,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提高行业效率。德国的电力成本现在是美国的3倍,这也会极大影响工业生产。
我有一辆吉利汽车,我不是在为这个品牌做广告,但是它很好,是一辆大型SUV,我买它是因为我喜欢在山区玩,我想睡在车后面。我花了大约2.1万美元买这辆车,但在美国,同样类型的汽车可能要花费5万美元。如果这款车进入美国市场,它将秒杀美国汽车生产商和丰田,尽管丰田现在正在生产廉价汽车。这也意味着,这些极具性价比的汽车很难被允许进入北美或欧洲市场。
《21世纪》:特朗普2.0拉开大幕,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变化?
布莱尔:我希望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平静的世界,世界像在燃烧,很多地方都有战争,甚至出现了一些核战争风险,我希望一切战争都结束。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中东。如果美国承诺北约不会扩展,俄罗斯就不必那么担心,俄乌冲突可能就解决了。未来还可能会看到许多旨在降低美国民众生活成本的政策,民主党在大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通胀上升,每次我回到美国,走进一家杂货店,我都会对物价飙升震惊,人们无法承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2000年中国经济规模大约相当于西班牙,当经济体量很小的时候,可以通过出口来显著增长。但现在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庞大,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没有那么显著。国内需求更重要,民众收入增加了,就会买更多的东西。
《21世纪》:中国正聚焦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产业,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动力?
布莱尔:中国的经济模式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成功,例如出口、基础设施投资、住房。2000年左右中国是一个低工资经济体,过去20年里,中国的工资增长非常迅速,如今中国不再是一个低工资经济体,这是好事。
中国已经获得了世界贸易体系很大份额,现在需要转向另一种经济模式,不能再由贸易驱动。中国可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础设施,不能再由基础设施或住房投资驱动。进一步的投资有一些是值得的,但不会像过去20年那样具有变革性。
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正确的,必须转向更高端的市场,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中国的生产能力具有优势,其工厂在利用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我特别支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政策,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1世纪》:大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应对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政策?良性竞争似乎更有利于全球发展?
布莱尔:短期内保护主义会给一些中国企业造成麻烦,但从长远来看,会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崛起。硅谷有一些近乎寡头垄断的公司,我希望看到更多的竞争,这会是有益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能力与垄断的硅谷公司竞争的经济体。
中国会加快发展芯片、人工智能等。一些芯片供应被切断,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国产能力,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更有利,也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更有利,我希望看到世界各地有更多具备这种能力的竞争对手。
我想看到世界各地的竞争,中国、美国、欧洲、印度、墨西哥的电子工业等相互竞争,而不是硅谷寡头主宰一切。欧洲没有拿得出手的科技企业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硅谷巨头把欧洲企业赶出了这个行业。
《21世纪》:美国经济当中几乎每个行业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垄断,这会对经济产生哪些冲击?会造成贫富分化问题进一步加剧吗?
布莱尔:确实,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垄断情况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科技行业。21世纪初,硅谷是由数百家有竞争力的小型公司组成的,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几大巨头。美国政府这样做是因为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几家巨头。银行业也是一样,美国曾经大约有3万家银行,他们的工作通常是支持住房贷款和本地业务,但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少数华尔街巨头摧毁了,政府的政策将钱从劳动人民转移到富人手中。
《21世纪》:美元愈发被武器化,这会如何影响全球金融体系?金砖国家讨论的新支付系统“金砖之桥”可能会有哪些作用?
布莱尔:我认为美元武器化非常愚蠢,尤其是从长远来看。因为外国人需要美元,美国目前的经济政策才得以延续,特别是非常高的预算赤字。要让人们想要一种货币,必须要有信任,人们不会想投资或使用可能会被用来对付他们的货币。把美元当成武器是一项愚蠢的政策,可能无法逆转,其他国家会寻找替代品。有一个著名的案例,一个法国人在印度尼西亚行贿,却在美国被抓捕,因为有一部分钱是通过美国的银行汇入受贿官员账户的,一部分邮件是通过设在美国的服务器收发和存储的,美国司法部便依据《反海外腐败法》提起诉讼,这是典型的“长臂管辖”。金砖国家讨论的支付系统不仅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来说也是好事,美元的地位让美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非常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需要尽快结束这一切。
《21世纪》: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你怎么看待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进步?未来还需要在哪些层面进一步完善?
布莱尔:由于政治上的滥用,美元的特殊地位可能会下降,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作用可能会增加,会变得更加重要。我不认为我们会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那样拥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人民币将变得更加重要,未来需要更加透明,更容易交易,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21世纪》:在全球化面临逆风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
布莱尔:基础设施很重要,对各国来说都有巨大的价值,而且很难建立、很贵。我几年前去了乌干达,大约一半的人口没有电力,几家中国公司在尼罗河上建造大型水坝,这会为乌干达提供廉价的电力,也许还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这对这些国家的人民来说是一件好事。中国在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过程中,已经建立了非常高效、非常有能力的基础设施公司,让这些公司在海外做基础设施项目是很有意义的,公路、铁路、5G等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果这继续下去,我们将看到一个巨大的贸易网络和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特别是在非洲,这对世界来说是件好事。
《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对“全球南方”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布莱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囊括了很多国家,我们会看到“全球南方”进行更多的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中心。“全球南方”已经崛起,我记得,2000年“全球南方”大多数国家经济体量都很小,没有人在意。与几乎所有的“全球南方”经济体相比,英国的经济规模显得非常大。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等国也显著增长,“全球南方”已经成为非常大、非常重要的经济体,25年前很少有人真正预料到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