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股新股前瞻|青民数科:年营收约为3800万美元 行业扩容仍难改夹缝生存窘境)
2024年车险行业保费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9000亿大关,达到9136.73亿元,同比增长4.08%。
近日,来自山东青岛的汽车保险服务商QMSK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简称:青民数科)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披露招股书,股票代码QMSK,拟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其于2024年7月23日在SEC秘密递交招股书。
青民数科计划以每股4美元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150万股股票,筹资800万美元。按照拟议区间的中点计算,青民数科的市值将达到8300万美元。
2025财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公司为中国保险行业的企业客户,主要是汽车保险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保险公司,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自2013年中国境内运营实体成立以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汽车保险行业知识,专注于提供汽车保险售后市场服务,包括保险风险评估服务和增值服务,如车辆安全检查、车辆维修服务等。此外,还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其他基于场景的定制服务,如IT服务和促销服务。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公司自主开发了“清民服务平台”(QMSP),方便与企业客户系统对接,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公司通过与外部供应商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服务网络,覆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10651个服务地点。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中,青民数科共为57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3财年、2024财年(财政年度结算日期为每年3月31日)和2025财年前六个月(截至2024年9月30日)(以下简称:报告期内),青民数科的收入分别为1421.47万元(单位:美元,下同)、3816.10万元和 2581.4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8.5%及85.6%;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55万元、244.21万元和 63.20万元,同比增长313.5%及-19.1%。
分业务来看,汽车保险售后市场服务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该业务收入分别为851.6万元、3463.8万元及2308.0万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59.9%、90.8%及59.4%。可见汽车保险售后业务的大幅增长,带动公司营收的提升。
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报告期内青民数科的客户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5财年上半年,客户数量达57名,同比增长41名。其中汽车保险售后服务的客户数量为44名,汽车保险售后市场服务的总量为64.7万,同比增长125.5%;汽车保险售后服务量为29.8万,同比增长107.7%。
尽管业务规模大幅增长,但公司的毛利率并未与时俱增。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7.3%,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公司服务的项目利润率普遍较低。导致尽管其毛利总额同比增长49.8%的情况下,毛利率难掩下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毛利增速不及营收的背景下,公司的费用端增速更猛烈。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总运营费用为113.7万元,同比增长251.6%。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速最为强劲,同比增长460.8%。
简言之,青民数科增收不增利背后,是其服务项目毛利率较低,导致毛利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同时其费用端增速则远高于营收增速。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夹缝中艰难生存
汽车保险业正快速迈向一个崭新的纪元,其显著特征在于市场活力的急剧转变、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诞生。预计中国汽车保险市场的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增加到145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
在急速增长的市场中,公司打算通过加快营销和销售工作、提高客户的价值、激励人才及投资内部技术等扩大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风险评估业务方面,公司利用“大型语言模型”开发了风险评估流程,这是一个计算模型,以其实现通用语言生成和其他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分类)的能力而闻名。为了准确评估风险价值,青民数科与售后服务平台运营商合作,后者与经销商、汽车维修和保养店等个别服务提供商合作。这些服务提供商在其服务地点对车辆进行面对面的检查和专业评估。随后,他们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将有关车辆和司机的具体信息输入保险公司的系统中,该系统与QMSP接口。然后,QMSP利用公司的风险评估流程来计算风险值,并为保险公司制作个性化的风险评估报告。
期内,公司的风险评估服务受到了企业客户的好评,它已成为业务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和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里,青民数科总收入的69.8%和49.2%分别来自风险评估服务。
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里,购买风险评估服务的客户数量从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的4个增加到22个,与此同时,公司向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评估报告数量从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的143539份报告增加到2024年9月30日的298099份报告。
不过,国内车险市场强者恒强态势显著。具体到单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看,2024年合计有10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超百亿,其中,财险 “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车险保费收入超千亿,分别为2973.94亿元、2233.01亿元和1073.02亿元。而后依次是国寿财险、中华联合、阳光财险、大地财险、太平财险、华安财险和申能财险,2024年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51.67亿元、293.23亿元、267.07亿元、258.51亿元、191.44亿元、114.51亿元和104.05亿元。
通过车险保费TOP10险企的保费规模不难看出,2024年车险市场强者恒强、马太效应的局面进一步强化。财险“老三家”车险保费规模占到市场整体的69%,而车险保费TOP10险企的合计保费占到行业的近九成。剩下的一成,留给了其余56家财险公司争夺抢食。
从车险保费增速指标来看,或源于新能源车险、网约车业务以及技术赋能等方面的影响,部分中小财险公司逆势突围,车险保费增速亮眼。比如众安财险和泰康在线两家互联网财险公司,以及依托大股东蚂蚁集团的国泰财险,皆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另一家拥有互联网巨头股东腾讯加持的三星财险,2024年车险保费增速也达到13.35%。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现象反映出互联网模式正在车险业务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商业优势。
透过2024年的车险经营数据不难感受到,如今车险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中小险企的生存空间也愈发狭窄。在新老势力雄踞之下,青民数科夹缝中求生之路可谓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