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牛市进行中?持续性几何?)
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当属中概互联及港股科技板块,截至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和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人民币指数分别上涨23.68%、25.54%和22.63%;自2024年9.24行情启动前的23日起算,涨幅分别达到了49.20%、41.41%和37.07%。
其次就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成长板块,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和中证TMT今年以来分别上涨12.28%、14.65%和11.32%;自2024年10月23日以来涨幅分别高达63.06%、48.66%和59.48%。
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概股和A股科技成长板块已经进入妥妥的牛市,它们是近期行情主线,而且可能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行情主线。
我在2月5日文章《A股长期慢牛行情很可能真的要来了》曾指出,Deep Seek在全球的爆火很可能成为我国新兴产业成功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北斗卫星、航空母舰、六代战机,乃至黑神话•悟空、哪吒的成功,都不是孤立和偶然事件,串联越来,就是我国新兴产业全面崛起、势不可挡的壮景。
西方突然发现,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资产被严重低估了。一时间,德银、高盛、美银、摩根士丹利等西方投行纷纷唱多中国,呼吁对中国科技资产进行加配和重估,德银更是用上了“China Eats the World”(中国鲸吞世界)这样夸张的标题。德银在中国股市研究策略报告中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与服务领域持续构建全球性价比与质量的双重优势,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逐渐消失。”
中国资产正在迎来重估的时刻,而外资纷纷买入中国科技股,正是本轮行情重要的推手。
2月14日(周五)恒生科技指数以最高点5526.22收盘,已经超越去年10月8日高点5451.53。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2月14日收于3542.96,也突破了去年10月9日的高点3346.79,离2021年的历史新高4406.61只有24.38%的距离。
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和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PE-TTM分别是25.03、23.68和21.40倍,它们在2021年最高曾经达到65.18、51.63和75.08倍,当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的主要成份股都是在美股上市的,可见这么高的估值也主要是西方投资者给出的。
(数据来源:WIND)
而与纳斯达克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当前45.65倍和37.41倍的估值相比,目前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的估值几乎还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
(数据来源:WIND)
从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可以看出,尽管现在无法准确预知对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行情能走多远,但应该还远未到重估上限,行情应该还有上升空间。
市场期待,在Deep Seek热潮的带动下,中国私营企业近期可能迎来国家潜在的重大支持。
瑞士资产管理公司Gam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Jian Shi Cortesi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可能会重新迎来崛起。
当然,这种价值重估可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行情,未来能够走多远还要看基本面发展趋势,一方面看头部科技企业的业绩,另一方面看AI的进化和商业化落地进展情形。
本轮价值重估行情由外资主导,却也正是本轮行情最大的“软肋”。
回看历史,去年的9.24行情在国庆大假期间就有外资不遗余力的推波助澜。这次除了外资投行,还有BBC这样的外媒一百八十度转弯吹捧中国(据说是对老美裁撤国际开发署,从而失去巨额资金支援的一种报复)。而指望外资投行、外媒真心希望中国好、富有正义和良心并不现实,因为从过往历史看,它们连基本的客观都难以办到。
之前每一次发表看好中国股市(认为会有牛市)、本意是给悲观投资者打气的文章,都会遭到无情的嘲讽甚至谩骂,而给这种嘲讽和谩骂的点赞竟然还出乎意料的多,我才多少意识到咱们这里的韭菜、软骨头和跪族还真不少。他们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根本不相信会有牛市,涨得够多、差不多快到顶的时候又相信牛市真的来了并且奋不顾身地冲进去接盘。他们当中相当比例的人迷信外资、迷信外媒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结果就是我们大家都能看到的,去年10月8日被外资狠狠地割了一大波韭菜,被套住了、亏损了,反过来骂万恶的股市、骂管理者的无能。
类似的剧本大概率还会重演,重演的结果当然就是更多的韭菜被收割,而且行情还会大起大落……
理性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跌得多了就买点,慢慢买,绝不追涨;行情热火朝天的时候就卖一些,分批出。
$恒生科技指数(HKHSTECH)$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KLIP)$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大爆发!热门中概股集体大涨#
@雪球基金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