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富淼科技“易主”调查报告:创三代接盘,千亿民营钢企盈利式微,营收数据迷雾待解

来源:时代商学院 媒体 2025-02-18 19:30: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富淼科技“易主”调查报告:创三代接盘,千亿民营钢企盈利式微,营收数据迷雾待解)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华秋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编辑|韩迅

【导语】

近日,富淼科技(688350.SH)的实控人变更事件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富淼科技作为一家科创板企业,上市仅4年便急于变更实控人;另一方面,新实控人的财务状况也让市场充满了疑惑。

2月8日,富淼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翔股份”)拟将其持有的29.98%股份转让给永卓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卓控股”),交易总价约为6亿元。交易完成后,富淼科技的控股股东将由飞翔股份变更为永卓控股,实际控制人也将由施建刚变更为吴耀芳、吴惠芳、吴惠英。

据了解,永卓控股作为江苏省内的大型民企,位列“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1位,其产业涵盖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然而,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2022—2024年,永卓控股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持续下滑,且2024年末的总负债高达522.12亿元,较2022年末大增168.22亿元。

更让人不解的是,2023年,永卓控股的营业收入存在数据不一致,且差额最高近800亿元的情况。

2月13日,就实控人变更、永卓控股财务数据真实性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富淼科技发函(邮箱:IR@feyme*.com)并致电(0512-581*0625)询问。富淼科技回复称,目前公司股权转让相关事项正在履行相关审批及股份过户登记程序,后续进展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摘要】

1.上市仅四年就拟变更实控人。富淼科技于2021年1月登陆科创板,并于今年2月公告拟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新“金主”永卓控股营收数据矛盾。据永卓控股官网显示,2023年,永卓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608亿元。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于2024年10月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永卓控股2023年营业收入为1269.05亿元。据富淼科技公告,2023年,永卓控股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812.09亿元,且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持续下滑态势;2024年末,永卓控股的总负债超500亿元。天眼查显示,2023年,永卓控股旗下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危机,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企业。

3.富淼科技业绩巨变。上市第三年,作为细分行业龙头的富淼科技业绩就发生巨变。上市当年(2021年),富淼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尚有1.07亿元。2023年,富淼科技的归母净利润为2720.76万元,同比下滑78.78%。2024年,富淼科技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70万~-380万元,为上市以来首亏。

4.关注整合管理风险。截至2月14日收盘,富淼科技的股价为14.52元/股,较永卓控股的股权交易价格(16.38元/股)折价11.36%。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永卓控股入主富淼科技,是传统钢铁产业巨头多元化的又一个尝试。若双方能切实落地战略协同,或可开辟“钢铁+环保”的新增长极;反之,则可能沦为一场资本游戏。

【正文】

一、事件概况:上市仅四年就拟变更实控人

富淼科技于2021年1月登陆科创板,彼时募资3.67亿元,上市首日收盘总市值为32.19亿元。

2025年1月24日,富淼科技因筹划控制权变更紧急停牌。停牌前,该公司的市值为17.83亿元,股价为14.60元/股。

2月7日晚间,富淼科技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飞翔股份与永卓控股正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飞翔股份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9.98%股份(3662万股)以16.38元/股的价格转让给永卓控股,股票价格较富淼科技停牌前的收盘价溢价12.19%,总转让价款约为6亿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飞翔股份对富淼科技的持股比例将从48.66%降至18.68%,富淼科技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永卓控股,实际控制人将由施建刚变更为吴耀芳、吴惠芳、吴惠英。

同日,富淼科技还与永卓控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水溶性高分子、功能性单体、膜分离产品等领域开展合作。不过,该协议需待永卓控股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后才能生效,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2月10日,富淼科技股票及可转债复牌,当日股价增幅高达17.88%,盘中一度大跌9%至13.14元/股。次日,富淼科技股价大跌3.91%。

二、新“金主”永卓控股营收迷雾:消失的近800亿元何处去?

此次跨界入主富淼科技的永卓控股在江苏省内大名鼎鼎,诞生于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的永联村。

据永联村官网,1984年,永联村原党委书记吴栋材创办永联轧钢厂。1993年12月,永联村以永联轧钢厂为主体组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钢集团”),后逐步发展成为集采矿、炼铁、炼钢和轧钢为一体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2010年,吴栋材之子吴耀芳接下永钢集团的掌舵权。2021年,永卓控股在永钢集团基础上重组成立,成为涵盖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物流、建筑、金融贸易等多元化业务的集团企业。

据永卓控股官网显示,2023年,永卓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608亿元,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1位。

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于2024年10月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永卓控股位列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1位,上榜统计的2023年营业收入为1269.05亿元。

对比可见,上述关于永卓控股2023年营业收入的两个数据并不一致,相差338.95亿元。

更让人诧异的是,在富淼科技公告中,近三年,永卓控股的营业收入均不足900亿元,且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持续下滑态势。

富淼科技于2月12日发布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永卓控股是一家多元化产业、专业化管理的总部控股公司,现有员工1万多人,位列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1位。2022—2024年,永卓控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5.90亿元、812.09亿元、718.57亿元(2024年未经审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4亿元、3.64亿元、4.24亿元(2024年未经审计)。

1608亿元、1269.05亿元、812.08亿元,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近800亿元,究竟哪一个数据才是永卓控股2023年的真实营收?

若按富淼科技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永卓控股作为一家大型产业控股企业,2023年归母净利润甚至比不上一家江苏本地的区域性券商。2023年,国联民生(601456.SH)的归母净利润为6.71亿元,远高于同期永卓控股的归母净利润(3.64亿元)。

需注意的是,在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同时,永卓控股的总负债持续大增。

据富淼科技公告,2022—2024年末,永卓控股的总负债分别为353.90亿元、407.40亿元、522.12亿元,其中,2024年末较2022年增加了168.22亿元。

时代商业研究院还发现,作为永卓控股的核心经营主体,永钢集团近年盈利急剧恶化。

据永钢集团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永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0.54亿元,同比下滑27.26%,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下滑67.49%;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下滑43.52%。

拉长时间线观察,据永钢集团财报,2021—2023年,永钢集团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06亿元、30.30亿元、12.79亿元。其中,2022—2023年,永钢集团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0.67%、57.78%。

值得一提的是,永钢集团的第三代接班人、吴耀芳之子吴毅已走到台前,目前担任永卓控股总裁、董事及永钢集团总裁等职务。

据了解,吴毅曾在英国留学,就读金融学专业。2019年起,吴毅担任永钢集团的总裁职务。近年,在永钢集团基础上组建的永卓控股业务逐渐多元化发展,并开始涉猎资本市场。

目前,永卓控股及关联方参股了阳光保险(06963.HK)、张家港行(002839.SZ)力帆科技(601777.SH)、报春电商(835136.NQ)等上市公司,以及张家港市南丰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河南中鸿集团煤化有限公司、张家港东沙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宝冶永联(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非上市公司。

然而,在主业钢铁业务盈利大幅下滑和业务多元化发展之下,永卓控股旗下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危机,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企业。

天眼查显示,2023年8月起,永钢集团控股子公司宝冶永联(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持股占比为51%)合计10次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合计达3237.74万元,且已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

营收数据多处矛盾、总负债持续大增、旗下控股企业成为被执行人,永卓控股的财务状况不由引人担忧,其会否成为下一个被曝资产造假的“正威集团”?

三、细分领域龙头业绩巨变:资本大亨施建刚玩转资本局

被永卓控股“相中”的富淼科技,曾是国内精细化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作为科创板定位下的“硬科技”企业,富淼科技曾在招股书中列示了自身产品市占率曾位居全国第一或第二。

招股书显示,根据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统计,富淼科技的造纸用聚丙烯酰胺产品在2017年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二,2018年、2019年市占率连续位居国内第一,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品国内市占率在2017年以来均排名前五,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产品报告期内的市占率排名国内前十位。

在科创板IPO第一轮问询函回复文件中,富淼科技称,公司在功能性单体、亲水性功能高分子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地位,公司已跻身于中高端水溶性高分子市场的第一梯队。

出乎意料的是,上市第三年,作为行业市占率排名第一的富淼科技业绩就发生了巨变。

2023年,富淼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40亿元,同比下滑3.34%;归母净利润为2720.76万元,同比下滑78.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03.57万元,同比下滑80.94%。而上市当年(2021年),富淼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尚有1.07亿元。

据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富淼科技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84亿~16.34亿元,同比减少9.52%~0.37%;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为-570万~-38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30万~-1090万元。

对于业绩亏损,富淼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原因为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持续低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公司化学品业务拓展与新产品的推出均带来挑战,销售价格下降,以及商誉减值计提较大、膜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等。

换言之,上市仅4年,富淼科技就从盈利过亿元到陷入亏损。

不过,施建刚作为原实控人,其在富淼科技上市后的股权增值显著,获利丰厚。

据科创板IPO第二轮问询函回复文件,2000年,飞翔股份设立,施建刚以708万元出资额持有飞翔股份23.6%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2004年,飞翔股份改制,张家港市凤凰镇资产经营公司将持有飞翔股份的1530万元集体股(51%)转让给施建刚等5人。当年改制后,施建刚以1140万元的出资额持有飞翔股份38%的股份,为飞翔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兼实际控制人。

2024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施建刚通过飞翔股份持有富淼科技48.66%的股份,为富淼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2月7日,施建刚向永卓控股转让富淼科技29.98%的股份,套现6亿元,将不再为富淼科技的实控人。

2月10日,富淼科技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答投资者称,飞翔股份并非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施建刚为飞翔股份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其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飞翔股份84.88%的股份。

按此计算,上述交易完成后,约5.1亿元现金将流入施建刚的口袋,且施建刚通过飞翔股份仍持有富淼科技18.66%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富淼科技登陆科创板之前,施建刚曾因违规交易被证监会和深交所处罚。

据证监会广东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2016〕8号,2014年6月,施建刚持有东华能源(002221.SZ)4.35%的股份。随后,为规避信息披露要求,施建刚通过职员账户参与了东华能源的非公开发行,并多次买卖东华能源股票形成短线操作。2016年8月,广东证监局针对施建刚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责令改正,处以警告并罚款38万元;针对短线交易违法行为处以警告并罚款6万元,两项合计罚款44万元。

2017年2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关于对施建刚给予公开谴责处分的公告》,鉴于施建刚上述行为,决定对施建刚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该处分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四、核心观点:关注整合管理风险,警惕沦为资本游戏

对于此次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富淼科技在公告中称,永卓控股坚持以产品结构升级、产业链延伸、降碳减排来推进强链、延链和补链。富淼科技的水处理和工业水过程化学品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若永卓控股能完成对富淼科技的控股及战略合作,对永卓控股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降碳减排、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开拓富淼科技工业水处理等产品在钢铁等行业的应用和推广,协助富淼科技降本增效。

然而,截至2月18日收盘,富淼科技的股价为14.10元/股,较永卓控股的股权交易价格(16.38元/股)折价13.92%。

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较为冷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者对永卓控股入主富淼科技的担忧。

尽管双方在产业协同上存在诸多可能性,但实际整合过程中,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流程的融合都可能面临挑战。一旦整合不当,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还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下降,拖累业绩。未来,富淼科技能否借助永卓控股的资源和市场经验实现业绩扭亏为盈,仍需时间检验。

整体而言,永卓控股入主富淼科技,是传统钢铁产业巨头多元化的又一个尝试。若双方能切实落地战略协同,或可开辟“钢铁+环保”的新增长极;反之,则可能沦为一场资本游戏。

未来,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永卓控股的财务状况变化,以及富淼科技的技术落地进度、成本控制成效、海外拓展成果。

(全文5139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华能源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