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DC咨询:微信入局AI搜索 行业竞争转向 “生态+场景+合规”的系统性较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IDC中国高级分析师杨雯认为,微信的AI搜索功能,本质上是一场围绕“用户时间争夺”与“生态控制权”的战役。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生态协同效率以及用户信任构建。对整个行业而言,AI搜索的竞争已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向“生态+场景+合规”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较量。未来一年,具备全栈能力的平台将主导AI搜索市场,而单一技术厂商可能面临被整合的命运。
2025年2月16日,微信正式宣布灰度测试AI搜索功能,接入DeepSeek,标志着其在“超级应用生态”中嵌入生成式AI能力的战略升级。微信作为月活超13亿的国民级应用,其接入行为不仅是对用户搜索需求场景化的回应,也是微信在AI应用竞争中抢占入口级地位的关键动作,更是整个AI搜索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当下,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突破8.7亿,占网民总量的79%。在这样的大背景下,AI搜索与AI原生搜索正逐步改变传统搜索的用户搜索习惯。从技术层面剖析,传统搜索引擎主要依赖关键词匹配与排序算法,提供的是基于信息检索的服务;而AI搜索则聚焦于理解用户意图,提供场景化、动态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微软将ChatGPT整合至必应,百度推出 “AI搜索助手”,皆是顺应这一趋势的积极行动。除此以外, AI原生搜索也开始逐步进入用户视野,以 perplexity、秘塔 AI 搜索、天工等为代表,它们从底层架构设计之初便深度融入AI理念,不依赖传统搜索模式,独立构建智能搜索体系,旨在精准直击用户需求核心,进一步优化信息获取路径,为搜索引擎行业开拓新的发展方向。
IDC认为,微信接入DeepSeek背后有着深层战略意图。短视频平台搜索功能渗透率不断提升,微信面临用户留存压力,通过AI搜索可增强用户粘性,防止流量外溢。商业化变现也是重要考量因素,AI搜索有望打通广告、本地生活服务与电商链路,品牌可通过自然语言广告直接触达用户,缩短转化路径,挖掘更多商业价值。在生成式AI时代,应用层面临技术主权争夺,微信选择与DeepSeek合作,或许是快速试错与降低成本的策略,但长期来看,也存在对第三方技术的依赖风险。
从市场格局来看,AI搜索领域正处于新旧势力博弈的关键时期。头部玩家如百度、微软等凭借技术迭代和原有客户群体建立起优势,新兴势力则通过垂直场景逐步渗透。微信入局后,凭借庞大的生态系统和海量内容,为AI搜索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化数据源,减少了信息孤岛效应。但同时,微信也面临跨场景数据融合的隐私合规问题以及用户对“过度侵入式服务”的潜在抵触。
整体来说,这一事件对AI搜索市场产生的影响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内,将加速行业生态重组。微信的入局会促使竞争对手加快AI搜索的开放生态建设,希望能够吸引开发者丰富搜索场景。在这一冲击下,中小型创企也面临更大生存压力,需尽快找到细分领域的生态站位,构建自身竞争壁垒。
长期来看,AI搜索将迎来“场景革命”。搜索将从单一的文本框输入,融入语音、图像乃至多模态交互,成为智能设备的“核心中枢”。同时,从通用搜索向垂直搜索发展,各领域的专业化搜索需求将催生定制化模型,数据质量与领域知识库将成为竞争关键。随着更多用户接触到AI应用,大家对数据安全敏感度也会上升,如何在个性化推荐与隐私保护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厂商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