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郎酒青花郎等三大事业部变为准公司制运行)
2月18日,郎酒宣布旗下青花郎事业部、红花郎事业部、兼香事业部三大品牌事业部变为准公司制运行。郎酒称,三大事业部与郎酒销售公司的块状大区、职能体系形成立体营销结构,意在实现更专业化的市场运营。
准公司制是指三大事业部尚未成立公司,但按照公司制度运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有市场运营等自主经营权。
据郎酒内部人士透露,如果运行良好,未来品牌事业部可能成为独立公司,类似贵州茅台酱香酒公司由事业部变为独立公司的发展路径。
同时,郎酒进行了人事调整:郎酒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易明亮兼任青花郎事业部总经理,原电商KA事业部总经理侯港调任青花郎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红花郎事业部由杨飞担任总经理,兼香事业部由陈振伟担任总经理。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称,对郎酒而言,事业部变为准公司制更便于核算青花郎、红花郎、兼香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也有利于激发内部竞争,推动业绩增长。另一方面,准公司制赋予更大的自主权,便于各产品精准投放,在节流的同时做好开源工作。
郎酒的组织架构已历经过多次调整,每次调整都伴随着战略变化。
2017年7月,红花郎事业部变更为青花郎事业部。当年,郎酒发布“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战略定位,事业部调整意味着郎酒将更多资源向青花郎倾斜,目标是将青花郎提价至千元以上,使其成为能比肩飞天茅台的产品,也是郎酒冲击高端白酒阵营的重要一步。
郎酒的战略定位提升促进了销售增长。据郎酒2021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郎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79亿元、83.48亿元、93.37亿元。
2023年初,郎酒销售公司分拆青花郎事业部分,并设立青花郎事业部和红花郎事业部。当时,郎酒希望培育阶梯状产品结构,提升次高端产品红花郎的营收。
上述招股书显示,红花郎系列产品被定位为次高端白酒。2018年郎酒的次高端产品销售收入为19.04亿元,2020年下滑至18.25亿元。2022年,郎酒的IPO终止,再无披露相关数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显示,在以婚宴、升学宴、生日宴为主的中国宴席市场,红花郎销量位列酱酒赛道第一。
2023年,郎酒公布了浓酱兼香战略,力争在接下来的2-3年内实现兼香产品100亿元的年营销规模,成为浓酱兼香市场第一品牌。2024年初,小郎酒事业部升级为顺品郎事业部,郎牌特曲事业部升级为龙马郎事业部。2024年5月,龙马郎事业部、顺品郎事业部合并,设立郎酒兼香事业部,统筹运营郎酒的兼香产品。
在2024年底的郎酒全国经销商会议上,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称,郎酒2024年度回款、出货量创新高。
一位中部省份的郎酒经销商称,目前库存量较大,他希望郎酒事业部变成准公司制运营后,能对不同产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增加市场营销投入,从而提升产品价格,降低库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