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五运大家谈|梁丽珍:建议推全运“文体旅”套餐,让游客便捷感受广东人文生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砚文 广州报道
“2025年,广州将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精彩。”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2025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这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推动文旅体融合领域涌现新内容、新场景、新业态,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良好机会。
作为来自文化一线的代表,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梁丽珍特别关注第十五届全运会与残特奥会在广州及大湾区举办对文旅产业的赋能作用。2025年广州市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关于借助全运会契机,深化“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代表建议,她认为应充分利用全运会与残特奥会的品牌影响力,策划并组织系列主题文化旅游活动,推出“文体旅”一体化服务产品,为城市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粤港澳三地如何把握全运会机遇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文体旅融合将如何促进大湾区城市发展?
日前,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梁丽珍,她表示:“全运会不同于普通节假日,不是公众假期,推出文旅产品的关键是降低参与的门槛。”她建议,推出“文化+体育+旅游”一体化服务产品等让游客能更便捷地感受到广东的人文生活场景。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粤港澳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梁丽珍说,“文体旅的深度融合能整合多方资源,将体育赛事的活力、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旅游的休闲体验进行有机结合,全方位展现城市魅力。”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梁丽珍,受访者供图)
南方财经:今年将举办十五运会,你为何会针对性提出“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梁丽珍: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广东的文旅产业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以今年春节为例,广州文旅消费总额达160.1亿元,同比增长42.9%,跻身春节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名。其中,春节民俗文化,如潮汕等地英歌宴的出圈,进一步证明了广东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
其次,文旅产业关联性强、覆盖面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赋能作用。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粤港澳三地举办,将吸引来自全世界的巨大流量,为文旅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的结合,不仅能借助赛事流量提升城市形象,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因此,我提交了这份建议,希望借助十五运会机遇,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广州乃至大湾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的全面提升。
南方财经:具体来看,十五运会将如何赋能文旅产业?赛事期间有哪些消费的增长点?
梁丽珍:从赛事影响力来看,全运会是中国竞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届时,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都将关注这场赛事。而文旅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关注度,全运会能为文旅产业创造历史性机遇。因此,应挖掘赛事影响力,策划促进文旅发展的活动。
赛事带来的文旅消费增长是全方位的,饮食、住宿、文娱等产业都将得到极大赋能,个体的产品、服务、运营方也都会借助赛事实现升级。以巴黎奥运会为例,巴黎的酒店在奥运会期间推出产品包、做品牌宣传,推动赛事期间巴黎酒店住宿销售额增长2.5倍。全运会时更要大规模统筹涉及文旅产业的各类项目,考虑如何整合各方力量,利用赛事的品牌影响力,让十五运会全方位赋能文旅产业。
南方财经:针对游客需求推出“文化+体育+旅游”一体化服务产品,你认为,具体可以推出哪些独特的文旅体验?
梁丽珍:全运会不同于国庆、春节等节假日,不是公众假期,因此,推出产品的关键是降低参与的门槛。
我认为,全运会期间可以推出“文体旅”套餐,包含观赛门票、演出和文旅场所门票、住宿、餐饮、交通等一站式服务,以此吸引游客。此外,还可以推出“全运一票通”和“全运美食地图”,提高游客出行便利性和服务质量。并且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应该打造差异化服务套餐。比如,为追求高品质体验的游客设计高端服务产品包;对于学生等追求性价比的群体,可以为他们定制更优惠的产品服务包等。
这类产品不仅能够渗透各类人群,让他们更便捷地感受到广东的人文生活场景,还有助于推广大湾区的文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南方财经:在你看来,粤港澳三地在文旅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梁丽珍:粤港澳三地在文旅方面有很多优势。首先,粤港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好地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其次,粤港澳的城市包容性强、生活气息浓厚,能让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感到舒适。尤其是广州,有丰富的美食、商贸购物等,具有独特的生活化特质。
但正因为生活化,广州和部分大湾区城市的文旅呈现体验式风格,比较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网络爆款式的“破圈”传播。在历史遗迹方面,虽有留存但不够大众化,从自然景观来看,岭南地区也缺少“大山大水”,不像天山、张家界等地能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
南方财经:全运会将对广东的文旅产业带来哪些提升作用?
梁丽珍:我认为,全运会对文旅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优化与配套服务的提升。比如可以推动公共交通系统的提升,现在使用公交系统需要下载多个APP,而推出“全运一票通”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运行顺利,在赛后也可以持续推出这类服务,长期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
此外,残特奥会的举办也将推动城市无障碍通道和设施的完善。这些设施在赛事期间,可以确保运动员和观众便捷出行,在赛后也将持续服务于残障人士。
南方财经: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你认为如何借助这一契机,推动大湾区在文体旅领域的深度合作?
梁丽珍:十五运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首先联合办赛能促进三地的交流互通,一直以来,内地与港澳存在政策差异,此次联合办赛,有助于解决各城市办赛部门间的交流壁垒,构建良好机制,快速协同解决问题。
在文体旅融合方面,赛事期间,游客、运动员、工作人员等会辗转不同城市,一方面,能促使人员流动效率加快,另一方面,也推动产业链各方在制作全运会相关的文旅产品时考虑不同城市赛事、文化、旅游的融合,这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文旅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十五运会为粤港澳打开了一个世界性的窗口。你认为粤港澳应如何通过全运会进行城市品牌营销,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文体旅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梁丽珍:在我看来,粤港澳地区借全运会开展城市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找准每个城市自身的核心定位。毕竟,外地游客选择出游目的地时,最关注的就是各个城市的核心区别。因此,各个城市务必挖掘自身在文旅产业、城市影响力等方面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源于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特性与历史印记,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同质化营销。
文体旅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整合多方资源,将体育赛事的活力、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旅游的休闲体验进行有机结合,全方位展现城市魅力。比如,我关注到很多全运会的特许商品都融入了粤港澳三地的地标建筑、特色文化的元素,能以具体的实物承载城市特色,也是借用赛事助力城市品牌形象对外传播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