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资本市场都开始变好了)
最近,感觉一切都在慢慢回来了。无论是科技、消费市场,还是经济政策,都让人嗅到了久违的希望气息。
先说去年那架六代机吧。当美国的六代机还在PPT上玩“大家来找茬”的时候,咱们的六代机已经完成首飞了!三台发动机的配置让网友们直呼:“这哪是战斗机?分明是空中窜天猴!”全频段隐身技术更是让雷达看了沉默,F-35看了流泪。可以说,在这一领域,我们已经跟美国拉开了代差,不再是追赶者,而是领跑者。
再看AI领域,DeepSeek横空出世,直接让OpenAI连夜改PPT。这个被戏称为“算法界的拼多多”的新贵,用区区557万美元的成本,造出了能对标GPT-4的大模型。硅谷那些大佬们还在为千亿参数内耗时,DeepSeek却实现了“参数膨胀,成本缩水”。这不仅是对美国算力垄断的一次现实挑战,更是用智力打败了算力的经典案例。虽然我们没有英伟达那样的顶级硬件,但AI应用并不落后!
再说消费市场,哪吒电影单一市场票房直接飙到120亿,远超第二名,并且大概率能冲到160亿,甚至冲击全球总票房前三。这不仅证明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说明只要端上好产品,消费者还是愿意买单的。
更不用提早已雄霸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了。无论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还是国产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未来几年,电动车产业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周高层举办的座谈会上,马云、马化腾、雷军、任正非等一众大佬悉数到场,尤其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和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这样的新生代力量,也让这场会议充满了看点。而马云的现身,更是直接引爆全网,照片疯传,热度堪比顶流明星。
在这些背景下,资本市场也开始回暖。AI科技类股票率先起飞,传媒板块紧随其后,港股中概股更是持续大涨。虽然股市没有去年9月底那么疯狂,但现在很多人收益早就创新高了。
某著名大空头经济学家最近发表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言论。他提到:
自去年9月底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冲性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尽管货币政策同步发力形成配合,但由于实体经济改善信号尚未显现,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各期限利率同步调整下行。然而,进入2025年1-2月,随着市场逐步消化政策影响,收益率曲线开始分化:短端收益率回升,而长端收益率因经济复苏动能不明朗延续下行趋势。直到春节开市后的关键时点——2月6日,长端收益率出现趋势性拐点,同期权益市场同步企稳反弹。
用大白话说就是:经济底部已经形成,并且过去了。
不仅仅是股市,楼市也传来好消息。黄奇帆近日表示,2025年中国房地产将止跌回稳。他一口气甩出了五个关键指标,证明中国房地产已经跌得“鼻青脸肿”:建筑量、一手房销售、房价、土地批租量、融资能力,四个指标直接腰斩,一个接近腰斩。
用黄市长的话说,这是“20年来最严重的调整”。
不过,黄奇帆也安慰大家:中国的房地产没有美国次贷危机的“高杠杆基因”,也没有日本房地产泡沫崩盘后的“长期拖累基因”。为了拯救房地产,政府祭出了一招“大杀器”——大规模收购房地产库存。预计未来几年,国家会拿出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来购买库存房产,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黄市长还指出,2020年中国家庭收入需要23-30年才能买一套房,而现在房价已经跌回到2014-2015年的水平,收入比缩小到了10-20年。按照他的预测,未来10年房价不会大幅上涨,但随着GDP翻番和人均收入提升,房价与收入比将进一步缩小到8-10年,接近国际合理水平。
再看数据,70城数据显示,其中北京、上海、厦门、成都、深圳这5个城市已经连续4个月环比为正。无论是不是超跌反弹,至少对经济而言,一线城市转向大概率就是快稳住了,楼市不再是拖累项了。
是不是有种“一切都回来了”的感觉?
即便本轮A股又跌回去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调整。未来,市场会通过不断震荡+上涨的方式,最终形成1-3年的慢牛行情。
......
最后,别忘记周四定投,今天定投『永盈洞见』2500元、『全球洞见』2500元。我买入的这个组合入口在这里:$永盈洞见(TIAA026028)$ 、$全球洞见(TIAA026077)$,雪球基金搜索可以找到。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