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场估值洼地下,AI+保险潜力获看好)
当前来看,保险股的估值优势受到机构的认可。
对此国泰君安证券在 2025 春季策略报告提到,当前保险板块的持仓处在历史极低水平,市场悲观预期反应较为充分。长城非银报告则表示,当前保险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保险股具备一定的估值修复吸引力。
在这一背景下,"AI +" 行情的演绎为保险股投资带来了新机遇。在 AI 加持与赋能下千行百业有望迎来巨大的进步和变革。
AI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竞赛,更是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深化,无论是医疗、金融、制造,还是教育、交通等领域,都在 AI 的融合下,具备无限的想象空间。
即便是从最直观的视角来看,AI 技术对千行百业的普及,也将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消费者体验的优化,进而推动各行业的增长。此前高盛的报告就预计,未来十年,AI 的广泛普及有望推动中国股票整体盈利每年提高 2.5%。
基于此,聚焦到行业投资层面,保险领域更有望成为当下 AI 加持下最具预期差以及性价比的方向。
一方面,保险股目前在市场上的估值较低。
另一方面,从 AI 赋能的视角来看,目前资本市场市场对 AI 在保险业应用的估值其实并未得到定价。如若未来 AI 技术的应用效果被证实,带来业绩提升,有望形成催化效应。
从高盛中国股市 AI 投资框架中也可以看到,平安作为唯一的保险公司,被位列非科技领域收入增强者(AI 驱动营收增长)这一主题类别之中,这也直接显示出高盛策略师更看好 AI 对于平安营收的驱动。
长期来看,保险行业涉及的数据复杂性、应用场景的多元化,AI 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市场预期之间也将存在显著的差距。这种预期差意味着,一旦 AI 技术真正发挥其潜力,保险公司的业绩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并带来巨大的估值弹性。
另外从安全边际来看。保险行业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等宏观趋势,不论是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来看,我国保险行业的规模潜力仍然巨大,这也决定了这一赛道的长期机会具备确定性。
与此同时,AI 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振行业的成长天花板,AI 在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产品等方面的潜力,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在长期内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
更长远视角来看,AI 在保险、医疗健康领域推动的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升级,如从单纯的赔付向预防和健康管理转变,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粘性。这些变革不仅将提升险企当前的运营效率,还有望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构筑更高的竞争壁垒,这也将带给市场更大的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