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丸美生物,如何面对护肤品市场的世界变局?

来源:节点财经 2025-02-20 21:3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丸美生物,如何面对护肤品市场的世界变局?)

文 / 三生

当你和你闺蜜还在讨论"玻色因"和"胜肽"谁更抗老时,在消费者看不到的背后,整个中国护肤品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变革。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化妆品零售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2024年1—12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4357亿元,同比下滑1.1%。但是,这并不是一概而论,《节点财经》发现,化妆品行业的增长分化越来越明显,东升西降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传统强势的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正面临考验,国产品牌的崛起似乎已成定局。

比如2024年前三季度,国际美妆大公司资生堂集团、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2024年上半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大陆市场实现低个位数增长。但与此同时,国产化妆品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国产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其中,据丸美生物的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38%。作为国内首个实现“全种胶原、全类蛋白、全自研自产自迭代”的胶原大厂,丸美生物用20 多年,将重组胶原蛋白这一“中国成分”打造成了对抗国际巨头的杀手锏。

那么,在这场关于生物科技、产业链重构与国货品牌崛起的市场竞争中,丸美生物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丸美逆袭,就靠押注重组胶原蛋白?

2002年,当丸美推出第一支眼霜时,没人能想到这个以“弹弹弹,弹走鱼尾纹”广告语出圈的品牌,会在二十多年后成为生物科技的代名词之一。

彼时,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丸美生物创始人孙怀庆本就直言:“土品牌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要有独特的竞争力。”所以,他选择从一瓶眼霜开始,而“正是这大厂不愿做、小厂做不了的眼霜,打破国货做不了高价的魔咒”。

了解美妆的朋友都知道,眼霜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护肤品类,而选择从眼霜起步,也奠定了丸美的技术发展路线,让丸美生物在抗衰老领域早早押注生物技术,尤其是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

重组胶原蛋白被誉为“21世纪美妆行业的芯片”,它不仅是全球护肤行业的核心技术,也是防衰老的重要武器。随着全球对抗衰老的需求持续增长,胶原蛋白的技术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传统的动物源胶原蛋白存在排异和病毒残留风险,而重组胶原蛋白则成为了行业的新希望,其通过基因编辑酵母菌生产人源化胶原,既能规避安全隐患,又能精准复刻人体胶原结构。

长期以来,这一技术都是被国际巨头垄断,直到丸美联合暨南大学熊盛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攻关,终于在2021年突破五大技术难关——氨基酸序列、功能活性、三股螺旋结构、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纤维形态均与人体天然胶原一致,被业界称为“妈生胶原”。

技术突破带来产品革命。2024年推出的“二代重组双胶原蛋白”,通过优化毕赤酵母翻译暂停序列,将羟脯氨酸含量提升至11.3%(与天然胶原相当),并在透皮吸收率、抗衰功效上实现质的飞跃。

搭载该技术的“小金针面霜”上市一周狂销395万瓶,直接改写抗老面霜市场格局。而支撑这些成果的,是丸美累计获得授权的530项专利(70%为发明专利)、年产能100吨的发酵基地,以及双一流双百研发团队构建的护城河。

“既要又要”,构建三大核心阵地?

其实,据《节点财经》了解,在美妆行业,原料自研率不足是常态。所以,丸美生物的选择才显得尤为特殊。其选择了一条“硬核”的发展路径:从基因重组、菌种培育、发酵生产到终端产品,实现全链路自主掌控。

当然,这种“既要造芯片,又要建工厂”的野心,源自一场惨痛教训——早年因依赖进口原料,丸美曾遭遇供应链卡脖子,自此坚定“技术主权”战略。走进丸美的生物版图,可以发现其在全产业链上布局了三大核心阵地:

?  基因库与细胞工厂:已完成28种胶原蛋白亚型全长基因序列储备,建立全球最大的重组胶原蛋白基因库,随时可启动新品类研发;

千吨级智能工厂:配备高密度生物发酵系统,通过AI优化菌种表达效率,将胶原蛋白量产成本降低60%;

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联合高校、医院、检测机构,构建“产学医研检”五位一体创新生态,主导制定国家行业标准《重组可溶性胶原》。

在《节点财经》看来,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可以带来两大优势:品质可控与迭代敏捷。就以其明星产品“小金针次抛精华”为例,其胶原蛋白浓度高达10%,且通过“五大验证体系”(序列、结构、透皮、功效、产业化),确保每一支产品都能精准作用于真皮层。

丸美的全产业链优势不仅体现在研发速度和生产能力上,更在于它带来的快速产品迭代。其重组双胶原蛋白2.0版仅用18个月便完成了技术升级,使得胶原蛋白的活性提升了3倍。而其2024年推出的3.0版小红笔眼霜,GMV同比暴涨108%。

胶原蛋白,战火继续?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观察,丸美生物在胶原蛋白行业标准上的付出更有战略价值。这让资生堂、LVMH等巨头纷纷投资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之时,丸美已悄然坐上牌桌主导者之位。

2023年,由丸美主导制定的《重组可溶性胶原》行业标准获工信部立项,首次将“高质量胶原”定义为需通过序列验证、功能结构验证、透皮吸收验证、人体功效验证、产业化验证五大关卡。这一标准直接抬升行业门槛,将浑水摸鱼的“概念添加”玩家清出赛场。

标准背后是技术实力的碾压。对比国际竞品,丸美二代双胶原的羟脯氨酸含量(11.3%)已追平德国赢创的动物源胶原。安全性上,通过FDA认证的ProtYouth胶原原液(国产锦波生物)仍需进口设备生产,而丸美实现100%国产化智造。

商业化上更为关键的成本优势上,采用AI优化发酵工艺后,丸美胶原蛋白生产成本仅为国际同行的1/3。

这些优势正在转化为市场统治力。2024年抖音平台国货护肤品销售额占比达64%,其中丸美增速领跑;在医美领域,其规划2026年获批注射用胶原蛋白III类医疗器械证,直接冲击瑞士雀巢、美国艾尔建等巨头的百亿市场。

其实,在全球美妆行业中,许多企业依赖广告营销和成分噱头吸引消费者,而丸美生物正在塑造未来十年的技术游戏规则。

而不只是丸美生物,《节点财经》观察发现,从2024年以来,国产化妆品品牌可以说都在高歌猛进,不论是做防晒的,还是做细分领域的,整体表现都可圈可点,而正如本文开始提到的,国际美妆品牌的业绩总体来说都不太好。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局面,主要还是在于消费市场发生了变化。当前,国产日化美妆品牌,正中中国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并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还在于,国际美妆品牌主要服务对象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距离Z世代这一主力消费人群正越来越远。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中国美妆产业从营销驱动,到科技驱动的范式革命,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而在生物科技赛道,所有捷径都是弯路,唯有深耕才能穿越周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