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太保深度参与保险行业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 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2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主题座谈会,积极推进行业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以下简称“目录建设”),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兼中国太保寿险临时总精算师张远瀚作为寿险公司代表出席会议,就目录建设相关事项参与探讨交流,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寿险将深度参与到目录建设项目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药的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商业健康险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多元支付机制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快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保目录体系在进一步满足市场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以及A+H+G(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中国太保持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国太保寿险聚焦“大健康”战略,以“打造服务体验最佳的寿险公司,做寿险行业的长期主义者”为使命愿景,纵深推进“长航行动”转型,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围绕“健康保障、养老教育、财富传承”的产服体系,打造客户驱动的产服供给和迭代模式,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保险+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健康保障产品供给,持续关注一老一少群体,持续拓宽健康保险普惠边界。
截至目前,中国太保寿险已推出上百款面向全年龄段,覆盖健康体、慢病人群及带病人群的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保险、护理保险,并陆续探索将质子重离子治疗、特定药品、指定疗法、健康管理服务权益拓展等纳入部分产品保障范围,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助力创新药发展,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健康保障
中国太保寿险牵头开发“不限年龄、不限健康状况、保费低廉、准公益属性”的“沪惠保”,四年累计参保人次超2600万,是全国参保规模最大的惠民保项目,累计结案案件超100万件,累计赔付金额超20.8亿元,惠及数十万家庭。其中,特定高额药品责任对院外药房发生的符合药品目录的药品费用进行报销,在上海研发、生产或引进的药品(含CAR-T)逐年持续增加到33种;特定住院医疗责任对住院期间院内发生的药品、检验、耗材和诊疗费用进行补偿,包含药品目录外用药。
另外,通过放开医保目录,扩展院外购药,发挥创新药品的保险支付作用,目前在办产品中,以住院医疗责任为主,包含医保目录外责任的产品达40余款。
践行“大健康”战略,积极参与行业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
依托以“保险支付+服务生态”为核心的大健康战略,中国太保寿险深化“客户聚焦、差异化、成本领先”策略,继续拓展健康管理闭环,强化与医疗、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保险+大健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从“事后赔付”向“全流程健康管理”转型,将进一步深化医药险协同交流,与行业携手推进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不断扩展药品覆盖面,提升创新药及创新疗法的可及性,逐步探索扩展目录在多层次保障产品、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范围,给予消费者多元化选择权。
未来,中国太保寿险将与行业一道,加强与医疗、医保、医药的沟通,通过药品目录建设和运用,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机制,并根据运行情况逐步扩大到医疗器械、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领域,为医保改革提供“保险方案”,不断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