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到2个月涨60%,360亿电机龙头爆发了)
文 | 董武英
2025 年春晚舞台上,一群身着小花袄、挥舞红手绢、欢快扭着大秧歌的人形机器人组成的 “赛博秧歌队” 惊艳亮相,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A股蛇年开盘以来,A股掀起了一轮席卷整个市场的人形机器人浪潮。在相关概念股中,有这么一家电机行业龙头,以数百亿的市值规模,短短时间内股价大涨,几乎翻倍。
这家公司就是卧龙电驱。作为全球电机行业龙头,$卧龙电驱(SH600580)$是相对纯正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截至2月20日收盘,卧龙电驱今年股价已经上涨了62.30%,并在近期屡创新高。若以今年以来股价最低点计算,卧龙电驱今年股价最大涨幅高达97.28%,接近翻倍。
14万元创业,做出一家“全球第二”
1975年,高中毕业的陈建成开始跟着父亲做木匠。他的父亲曾是本地一家木器厂厂长,后来创办木匠合作社,在本地属于知名人物。如果按照这个轨迹,陈建成将子承父业,继续跟木头打交道。
但人的际遇往往是由自己的性格特质决定的。陈建成骨子里是个文化人,小时候就聪明,总是考年级第一。他的舅舅对他影响很大,舅舅师范毕业,文化程度高,做过会计,后来在联丰玻璃钢厂担任常务副厂长。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陈建成开始备考,但没有成功。落榜后的陈建成没有再继续做木匠,而是跟着自己舅舅进了玻璃钢厂做了技术员。在玻璃钢厂工作了7年,陈建成一路做到技术副厂长。事业做到一定高度的陈建成,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机会,选择了离职创业。
1984年,陈建成联合5名工友凑了14万元,在上虞县蒿坝村承包了一个旧厂房,办起上虞多速微型电机厂。一年后,工厂生产出第一代产品——JW系列电机。当时市面上电机产品稀缺,微型电机厂生产的电机受到热烈欢迎,供不应求。创业10年后,工厂改制,组建成浙江卧龙集团公司。
后续的发展证明,电机是一条极好的赛道,卧龙的发展几乎没有遇到太大挫折。到2002年上市时,卧龙已经在空调电机、摩托车微电机、电动车智能化无刷直流电机等多领域形成了领先优势。
上市后,背靠强大的融资优势,卧龙开始了“买买买”的步伐,累计耗资超百亿并购了数十个项目。上市后不久,卧龙就宣布收购绍兴灯塔蓄电池和湖北电机总厂,随后在国内收购了银川变压器厂、北京变压器厂、烟台东源变压器厂、清江电机、章丘电机、南阳防爆电机、鞍山荣信变频等项目。
在海外,卧龙成功收购欧洲三大电机制造商之一的奥地利ATB电机集团、欧洲机器人集成应用制造商意大利SIR公司、全球最大的振动电机企业意大利OLI公司以及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业电机业务,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目前,卧龙电驱在全球高压和低压电机细分领域分别排名全球第二和第四,剑指全球第一。
在发展过程中,卧龙电驱已经形成了三条成长曲线。电机产业作为第一条成长曲线稳定发展,包括光伏、储能、风电、氢能、电动交通等业务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作为第二条成长曲线,“电机+变频+上位机+传感器+N”的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是第三条成长曲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风能、光伏等下游市场的爆发,卧龙电驱股价水涨船高。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火热,则推动卧龙电驱股价持续突破,公司成为一家市值超过360亿的巨头。
结构性卡位,电机巨头如何“落子”?
创业之初,陈建成看到了市面上对电机产品的迫切需求,但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它在现代工业中的不可或缺性。工业规模越大,对电机产品的需求越高,电机的下游应用场景越多,卧龙电驱所面对的市场空间也就越大。这样的强基础性,让卧龙电驱在产业链中形成了结构性卡位优势。
凭借这一优势,近年来,卧龙电驱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从传统产品逐渐“落子”至新质生产力领域。
卧龙电驱近期股价的上涨,即是与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概念有关。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均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这些新的技术突破同样离不开卧龙电驱提供的电机产品。
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卧龙电驱是当前市场上为数不多在低空经济业务和机器人业务上已经产生收入的企业。
在低空经济领域,卧龙电驱凭借领先的电机及电驱动领域,已经进行了广泛布局。早在2023年8月,卧龙即与民航局共建了“新能源航空器电动力系统适航验证实验室”,目前已对外开放。同时,卧龙也牵头编写了电动飞机领域电推进系统标准、民航电动力技术规范相关行业标准。
在产品上,其小功率航空电驱产品已经开始向国内主流物流无人机企业小批量供样,中功率产品相关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目前,卧龙电驱已经与万丰奥威、中国商飞、极客航空、钻石公司、山河星航、沃飞长空等低空经济行业公司达成深入合作。
在2023年,卧龙电驱电动航空业务营收约为483.36万元。随着合作推进,该业务有望在2024年实现放量。
在机器人领域,电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零件。在此前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卧龙电驱旗下的希尔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为全球多家知名车企提供自动化生产线。
在人形机器人上,无框电机作为动力源,对机器人的运动精度起到决定作用。如今年登上春晚舞台的宇树人形机器人G1,共计采用了23-43个关节电机(无框力矩电机)。
卧龙电驱在去年12月时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无框力矩电机以及多种关节模组产品已与多家仿生机器人下游客户开展联合研发,送样测试等工作,部分客户已形成小批量订单。
近日,卧龙电驱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应用(包括工业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及仿生机器人零部件)占整体营业收入比重约为2.7%,占比较低,不会对公司目前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除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外,卧龙电驱通过金石投资间接持有人形机器人龙头宇树科技股份。据卧龙电驱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所持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份额期末账面价值为2979.03万元。目前,金石成长基金对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4.62%。
综合来看,卧龙电驱当前在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有了一定布局,但相关业务规模较小,对整体营收影响不大。不过,随着这两个市场进一步爆发,有望成为卧龙电驱业务新增长点。卧龙电驱这一电机巨头能否进一步突破,成为全球第一,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