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OPPO赢麻了:山寨机要打击,OPHONE商标也要注册

来源:互联网江湖 2025-02-21 16:35: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OPPO赢麻了:山寨机要打击,OPHONE商标也要注册)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OPPO终于出手了!

前两天,OPPO法务部发布了一条微博,表示要对山寨手机厂商重拳出击。


苹果法务部要是看到这个微博,估计得被气笑了。

毕竟OPPO打山寨机这事儿,不少网友不乐意:

你OPPO“致敬”iPhone的争议还没洗干净,这就急着来打击山寨?

这就好比《让子弹飞》里张麻子团队进城剿匪,过去大家都吃着一口锅里的饭,虽然这锅也是偷来的,但你吃饱喝足了,另起炉灶把原来的锅砸了,并表示不耻与之为伍。剿匪的贞节牌坊是有了,但吃相呢?

这匪究竟该怎么剿,山寨该怎么打,得掂量掂量。

OPHONE商标要注册,山寨也要打

要“剿匪”先要做到“立牌坊”。

张麻子怎么做的?劫富济贫锄奸惩恶,虽然头顶麻匪的名头,但干的却是公平正义的实事儿,拿了四大家族的钱,第一时间是给百姓分了。身不正,不得人心,拿什么来打“黄四郎”。

剿匪也好,打击山寨也罢,首先要做的是:“得人心”。

OPPO得没得人心?

靠着产品的高性价比得了一部分,但要“打击山寨”也许还不够。

OPPO发布这则打击山寨的微博前,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OPPO把OPHONE的商标给申请了。

天眼查APP商标信息显示,去年11月,OPPO申请了一个OPHONE的商标,目前仍然在申请阶段还未过初审。


一边申请着OPHONE的商标,一边动手打击山寨手机,这波OPPO可谓是赢麻了。

靠着“平替iPhone”大火,产品果儿十足,今天的OPPO高举“反抄袭、山寨”大旗,反倒是不容易站得住脚的。

难怪有网友调侃:“OPPO反抄袭,最尴尬的不是自己吗?”

在跟随iPhone的道路上,OPPO已经有了不少实际行动了。比如去年发布的OPPO Reno13 Pro,因为整体CMF设计果儿十足,被坊间戏称为超美小“OPhone”。

不仅产品外观上“致敬苹果”,就在一些功能创新上,也时不时地“致敬”一下iPhone,比如与iPhone相似的“一碰互传”,再比如自家操作系统的UI,都深得“果味儿真传”。

国产手机厂商“跟随苹果”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2018年,OPPO新机就被质疑模仿iPhone X的刘海屏,后来当iPhone12回归直角边框设计,OPPOReno系列(如Reno6、Reno7等)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除了手机,2020年发布的OPPO Watch因方形表盘、表冠设计和UI布局被指“像素级模仿”苹果,也有网友戏称:是“OPhone”生态的延伸。

甚至,在很多第三方评测视频里,很多评测媒体一点都不避讳“ophone、平替iPhone”等字眼。

作为老媒体人,这个配方再熟悉不过了,甲方对很多家媒体约稿,大家可能用的同一个brief,目的就是为了统一口径,把关键词、核心卖点在C端用户层面,打透,占领心智,从而形成标签。

“致敬”苹果这事儿,高情商说是“跟随潮流”,是设计风格相似,低情商的讲,是不是也是某种程度的“山寨”?

OPPO是不是“抄袭”?从法律层面,我觉得肯定是没有的。但是就像小米su7“致敬”保时捷一样,法律层面确实不侵权,但是开在路上,老司机脸上却不免邪魅的一笑,嘴上呵呵。

换到手机场景,消费者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苹果手机的平替,所以大家心照不宣。

用户买了实惠,OPPO赚得盆满钵满,小米su7大麦,大家都有收益。

你看OPPO这些年的操作,定价上,高端旗舰精准定价与苹果Pro错位竞争,标准系列与苹果数字系列拉开一个身位,主打一个“平替”。

所以果粉儿眼中OPPO作为“苹果拙劣模仿者”的标签是很牢的。身边的经常用苹果手机的朋友们后来换手机,要么换小米,要么换华为,很少有人主动换OPPO。OPPO要走向高端,如何打破这个局面,这个认知偏见,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商业上,用平替iPhone的逻辑挣钱没错,毕竟强如三星,也被质疑抄袭苹果。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被质疑抄袭苹果,某种意义上不是一种诋毁,而似乎是一种“褒奖”。

手机行业,成功的品牌都是被“标签化”的。

苹果的每一代旗舰都能被标签化,三星的旗舰也能被标签化,OPPO也能被“标签化”。只是这个标签,可能依旧带着浓浓的果味儿。

果儿沾久了,未必就是好事儿。

于OPPO而言,跟随战略的成功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靠着“OPhone”走向成功,当未来有一天真正具备创新能力之时,市场还会买单吗?

这个问题恐怕很难有答案。

OPPO半步高端化

OPPO“致敬”苹果也是有“苦衷”的。

这个“苦衷”可能在于“源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手机行业是典型的供应链创新。用老罗的话来说,大家都是“方案集成商”,真正的创新都是靠供应链,然后集成完了做个PPT一包装,就成了手机厂商的创新能力。

强如苹果,也是如此。

比如,抗摔靠的是康宁玻璃,屏幕靠的三星、夏普,生产工艺靠的是富士康。

手机产业的供应链很长,供应链创新优势也是手机厂商的优势之一,很多国产手机供应链成本低,博采众长,短板是过于惊艳的源创新。

这么多年苹果手机为啥能一枝独秀?其实靠的是“源创新”能力,比如FaCE ID,再比如强大的A系列芯片。

DeepSeek的成功,靠的也是“源创新”,蒸馏算法极大地降低了AI大模型训练成本。

这么多大厂投入AI,为啥大厂没搞出来自己的“DeepSeek”?核心就是缺乏“源创新”的勇气与底气,OPPO也是想这么做的,但是夭折了。


OPPO也曾经尝试自研芯片,但后来ZEKU公司关停,解散了原有的研发团队。显然,源创新的路走起来太难,难到不得不放弃。

“源创新”能力,其实也是手机品牌的高端化能力。

手机行业里,高端化是个首要命题。过去的几年里,高端化这道题,OPPO,总是难言圆满,总是距离真正的高端市场差那么半步。

曾经主打高端市场的Find系列销量不达预期。OPPOFind X2首发售价6999元,发售不久价格跳水,从未公布过的Find X2的销量也成了一个谜。去年10月份发布的Find X8系列,主要的卖点还聚焦厚度、重量、芯片、屏幕等传统硬件上。

对比友商来看,今天的OPPO旗舰,似乎不够惊艳也不够支撑起OPPO高端化的野心。

手机行业里,高端化是什么?

过去华为的答案是芯片,而如今苹果用和阿里的合作告诉所有人是AI。

AI方向上,2023年11月,OPPO正式推出自主训练的大模型,OPPO开始押注AI战略。OPPO走上AI道路并不晚。去年10月份,OPPO又收购了大模型创业公司波形智能,加码AI大模型。

如今,DeepSeek横空出世,所有研发大模型的科技企业,一时间重回起跑线。DeepSeek一出,手机厂商纷纷宣布接入,OPPO Find系列也宣布要接入。

芯片研究团队解散了,失去了高端化的机会,那么大模型时代,能不能跟上并保持优势?这依旧是需要OPPO回答的问题。

对于OPPO来说AI是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也是高端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为啥说是一个机会?

核心是因为大模型面前,手机厂商“众生平等”。就连强如苹果,也不得不放弃自研大模型,在海外寻求OpenAI合作,在国内寻求阿里、百度的帮助。

大模型的赛道上,OPPO将如何出牌,就显得很关键。

手机厂商能不能做好大模型,其实还是看“源创新”能力。

DeepSeek开源,保证了一众国产手机大模型的下限,但AI能力的上限有多高,关键还是看具体的应用。

在手机端,对于AI应用的方向大家都还在探索,如果OPPO能用自己的“源创新”,为行业蹚出一条新的路线,那么也不啻一次“逆袭”的好机会。

市场的看法是会变的。

腾讯最开始也是被各种贴上“抄袭”的标签,甚至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腾讯改变了策略,从封闭走向开放,并最终从阴影中走出来了。以微信这个改变互联网历史的产品为原点,再次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巨擘。

今天的OPPO,其实面临着当年的腾讯同样的局面。

是继续延续“复制成功”的策略碌碌无为?还是破釜沉舟积蓄力量开辟创新的源头?这一切也许只在一念之间。

回过头来看,也许当初解散芯片团队,没有坚持下去是OPPO人的一大遗憾。

只是,万般艰辛从头越,“源创新”终不是一蹴而就的。

愿今天的OPPO人能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去开创属于一个自己的时代,下次再打击山寨机的时候,能够问心无愧,多些许支持,少一点质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