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里巴巴“杀疯了”,成交额超440亿港元,股价大涨近15%!24只概念股涨停,名单一览)
2月21日,港股阿里巴巴(09988.HK)高开高走,成交额超44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收盘涨14.56%,报138.5港元/股,总市值达2.6万亿港元。据统计,2月5日至今,阿里巴巴累计涨幅超40%。
A股市场上,算力、液冷服务器、通信服务、数据中心等AI上游硬件设施板块今日井喷爆发,寒武纪(688256.SH)、中国联通(600050.SH)、中国电信(601728.SH)等30股封板涨停。
相关主题ETF基金也表现不凡,云计算沪港深ETF(517390)领涨9.90%,通信ETF基金(159511)涨9.74%,电信50ETF(560300)涨9.50%,数据ETF(516000)、大数据ETF(515400)、电信ETF基金(560090)等均涨超8%。
消息面上,“在未来3年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我们过去10年的支出。”吴泳铭在阿里巴巴2025年财报会上表示,未来三年是阿里云建设周期最集中的三年,通过对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预判,他认为投入会很快被内外部的需求消化。
阿里云也表示,公司正以AI为中心,全面重构底层硬件、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并与AI场景有机适配、融合,加速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打造一个AI时代的最强AI基建。
海豚投研指出,伴随着AI叙事带来的估值上升,市场对AI所需要的Capex(资本性支出)投入规模的重视程度也明显增长。据现金流量表,本季度阿里在固定资产上的投入超过310亿元,大幅高于市场原本140亿元出头的预期。且结合管理层的声明,后续年化支出大概率会超1000亿元规模。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我们估算合计CAPEX投入约4000亿元,但非全部投向云业务。”
“强劲的资本开支成为中国AI步入新阶段的有力印证。”华泰证券科技团队称,中国AI已经告别对标美股的“映射”行情,全AI产业链有望迎来价值重估。该机构指出,大厂CapEx、AI应用商业化、模型能力迭代等三大因素,有望驱动中国AI产业持续加速,看好2025年中国AI资产的价值重估与业绩兑现。
有市场人士于2月20日指出,阿里自建算力中心,需要购买设备建机房做配套,供应商会明显受益。若阿里对外租赁其他公司的算力中心,则也利好为其提供租赁的公司。但需要注意部分仅使用阿里云服务的概念股,他们不能从阿里赚取利润。
今日市场走势也验证了该人士的预判。为阿里巴巴提供或合作数据中心业务的数据港(603881.SH)、申菱环境(301018.SZ)、润建股份(002929.SZ)等多家公司均以涨停收盘。
同花顺iFinD显示,今日涨停的阿里巴巴概念股共有24只,详见下表: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