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粤式扩内需“23条”来袭: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境内外上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21 19:56: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粤式扩内需“23条”来袭: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境内外上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2025年9项重点任务的首位,经济大省广东今年怎么扩内需?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围绕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提出23条具体举措。

背靠1.27亿常住人口,广东怎么激活庞大流量带来的消费增长潜力?从年初加力扩围实施2025年家电、数码产品消费补贴政策,到如今《若干措施》对提出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有效扩大服务消费,2024年社零总额4.79万亿、坐拥两大万亿消费城市的广东,今年将稳步发力挖掘消费市场。

“食在广东”撬动消费活力

作为“美食之都”,广东的“杀手锏”就是“吃”。《若干措施》第一条便提出激发餐饮服务潜能。具体措施包括发布“广东美食地图”,推出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

为了打造美食城市IP,《若干措施》提出扩大潮州、顺德“世界美食之都”效应,鼓励知名餐饮品牌在省内设立总部、首店、旗舰店,举办首发首秀活动。此外,鼓励各地深入挖掘当地餐饮文化,培育名厨、名店、名品、美食街(城),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等特色餐饮集聚区,带动预制菜、茶饮、点心、名小吃等地方产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在政策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信用类债券,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迄今为止,广东省餐饮主体超过100万家,去年,餐饮收入增长2.5%,高于商品零售的增长率0.6%。?以广州为例,据广州市商务局统计,广州每万人拥有餐厅约134家,网点密度居全国之首,餐饮消费占游客文旅消费支出比重超20%。自2024年12月起,广州发放1亿元“食在广州”政府餐饮消费券,旨在以美食为媒进一步引导激发消费活力,将覆盖2025年元旦、春节、五一等重要消费节点。

文化旅游和体育健康也是促进高品质消费增长的重要内容,《若干措施》提出,推动文化场馆、新型演艺空间发展,鼓励在商业场所改造增设一批小剧场,提供小型音乐会、话剧、音乐剧等多样化演出服务,鼓励沉浸体验、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

此外,广东还要持续推高“请到广东”系列文旅品牌网络热度,办好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文旅活动。《若干措施》还特别提到了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丰富过境旅游产品。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广东以“请到广东过大年”为主题,广泛邀请各地游客前往,广东省文旅厅数据显示,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广东共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而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游客比2024年增长了1.5倍。

一市一品牌一主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除了从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有效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措施》还特别提出打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空间,以期激活消费潜力。

例如,《若干措施》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发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景区等消费新场景。推进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无人零售店、自提柜等新业态布局,支持直播电商平台创新虚拟主播、3D直播间等带货模式和场景,联动社区、商圈实施精细化运营。

在打造新型消费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大力推广创新型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新模式,打造覆盖电影、动漫、演艺、娱乐、音乐、健身的“超级IP首发地”,建设广州塔广场、深圳欢乐港湾、佛山创意园、东莞C park等一批引领消费新趋势的时尚高地。

城市就是最重要的消费空间与载体,《若干措施》提出,聚焦一市一品牌一主线,打造广州千年商都、深圳青春之城、佛山岭南文化名城、东莞潮玩之都等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城市名片,创建服务消费试点城市。还提到了鼓励各市开展嘉年华、美食节、音乐周、动漫节、特色赛事等各类活动,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征集“粤式新潮流”文旅消费新场景,在主流媒体、新媒体、在线平台等宣传推广,升级城市对外推介网店、APP平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