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停货潮下,白酒现在可以布局了吗?)
2月20日,习酒窖藏1988停货;
2月19日,泸州老窖老头曲停货;
2月17日,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多地停货,升级为五码合一新版产品;
2月14日,河南省市场暂停接收贵酒(金/红)订单;
2月6日,江苏省内暂停第六代海之蓝订单,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配额管控;
2月1日:暂停接收42度国缘四开、对开订单;
1月9日,多地普五八代停货。
停货通知接连发布,白酒似乎到了生死存亡之地,行业内外、网上网下充斥着悲观,但此时我却开始乐观,恰如疫情期间白酒普遍20%增速下我反而持续担忧一样,让事情发生,让一切都在阳光下,那么就不需要再杞人忧天。此时可以布局白酒了吗?我用真金白银投票,已经开始布局并坚守。人弃我取,做一个逆行者是我一贯的建仓风格,为什么在此时坚定布局白酒呢?
理由1:白酒有最好的生意模式,没有之一
各路大咖谈价投,言必谈生意模式,谈护城河,具象到白酒行业,可以用三高三低来概括,即高壁垒、高毛利、高ROE与低竞争(错位竞争)、低投入、低负债。酱香的赤水河、浓香的明清老窖池、清香的千年传承,构筑了白酒难以颠覆的壁垒;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的毛利极高,贵州茅台销售毛利92%左右,销售净利52%左右,ROE34%左右,哪怕是二流的洋河,其毛利75%左右,净利率30%左右,ROE20%左右,妥妥的印钞机。白酒行业投入极低,各大酒企几无资本性支出,长短期借款也不常见,负债率低,是红利策略的不二选择。
理由2:五年的风险释放,估值底部区间,股息率堪比红利
当前白酒已经连跌五年,从杀估值,到杀业绩,股价跌跌不休。风险是涨出来的,性价比是跌出来的,
在A股做投资,不仅要选股,更要选时。时机不对,强如茅台也从2388元(前复权)跌到了1474元,
跌幅近40%,二线洋河,更是惨不忍睹,直接上图,跌回到2017年了,十年一梦。
从PE来看,追踪酒企基本处于上市以来百分位的10%甚至更低,PB来看,基本处于上市以来30%-40%的百分位区间。如果按照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分位值更低。考虑到酒企2025年盈利压力偏大,即使按照下滑20%的利润进行测算,估值依然处于低位。另外茅台、五粮液和洋河公布了近三年的股东回报计划,加大派息比例,股息率4%左右。
酒企之间横向对比来看,茅台、泸州老窖盈利能力最强,销售净利近50%,洋河的估值最低,PB仅2.2倍,洋河股息率6%,分红复购,12年回本,非常诱人。更多追踪,微关-盾矛投资。
理由3:动销同比下滑,环比改善,整体消费并不十分悲观
从截止2月数据来看,动销层面,高端名酒如飞天茅台、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春节期间动销顺畅,而次高端白酒(300 - 500元)承压,洋河等库存达2 - 3个月,动销同比下滑超10%。100 - 300元大众价位需求稳定但略有下滑。区域上,四川、安徽等地宴席市场动销微增,湖南、山东等地则下滑超10%。
批价方面,高端白酒春节期间均上涨1% - 5%,飞天茅台散瓶2230 - 2260元,五粮液普五930 - 940元,国窖1573约860 - 880元;次高端价格整体持平但部分区域承压,青花20批价365元,洋河M6+约530元;大众酒中玻汾约41元,牛栏山陈酿稳定,光瓶酒性价比突出。
库存上,头部企业茅台库存约半个月(中小经销商20天,大型经销商3 - 4个月),五粮液半个月至2个月,国窖1573库存2 - 3个月;区域酒企中,古井贡酒库存3个月,迎驾贡酒约2个月等。行业整体渠道库存环比有所消化,但次高端及部分区域品牌库存压力仍高。
整体来看,动销虽有10%左右下滑,但结构出现分化,高端稳健,次高端承压,较市场预期要好。另外从宏观指标数据来看,经济整体有向好的态势,消费终将走出阴霾。
因此,基于以上三个主要理由,我坚定的布局白酒、坚守白酒,当前仓位主要是洋河,未来将视情况增加茅台配置,形成茅台+洋河的配置结构,短期在白酒里躲牛市,长期必有厚报。
注:茅台+洋河配置,主要是基于茅台盈利能力最强,确定性最高,洋河最低估,2.2PB的全国化白酒品牌,6%的股息,过于诱人。哪怕洋河2024年80亿盈利,2025年最惨可能60亿盈利(测算的最差情形),当前的估值仍然不高,前期通过调仓差不多买了洋河20%仓位。茅台目前还不够低估,也必须调仓才能买入,再等等。在追踪的头部白酒里,泸州老窖盈利最强,估值也不算太高,弹性最大,也不错,五粮液受系列酒影响,盈利能力弱了点,汾酒估值偏高。最不推荐今世缘,理由就一句话,今世缘和洋河一样的盈利能力,却给与了五粮液的估值,洋河回归省内,全国化没有太好时机,慎重!$洋河股份(SZ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