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出招,上海建设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23 20:02: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出招,上海建设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上海报道

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在上海徐汇举办,这也是上海今年开年后举办的第一场科技盛会。上海市市长龚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上海市副市长陈杰等均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DeepSeek”不出意料成为大会开幕式及各论坛中高频词。而其开源之举所掀起的行业效应,也引发围绕“开源”的思考与讨论。

“DeepSeek的出现是开源社区的胜利。把这样了不起的模型开源出来,能让更多人有机会在这个模型上做更多了不起的事情。”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

沈向洋称,目前闭源模型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还是远远超过开源的份额,但这可能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发生很大的改变。

大模型开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所带来的机遇为多方所重视。

多位专家指出,开源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加速AI技术的渗透率,能让更多人有机会使用相关技术进行开发应用,也将提升产业信任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在广大开发者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产业飞速发展,尤其是近期开源大模型技术和产品的加速突破,变革全球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带来新机遇和新空间。

完善开源开放生态系统,成为上海当前的关注重点之一。

记者获悉,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超过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累计完成60多款大模型备案,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体现垂类应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登记数量达到68款,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上海形成了西有徐汇“模塑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一软一硬”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面对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模型开源的新趋势,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开源开放生态系统,夯实“语料开放+模型开源”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开源社区力量,推动基础模型、算法和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构建开放协作、互利共赢的创新环境。

几个与开源开放生态建设相关的项目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上落地。

其一是启动了全球科学智能开发者社区,专注于打造AI与科学交叉领域的国际化技术社区。该社区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等组建,邀请国内外的开发者、科研机构及顶尖高校的代表参与。

据了解,该社区将聚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量子计算等领域,为参与者提供领域专用工具链等支持。

其二是启动了上海市模塑申城开源创新生态建设行动,包括开源应用支持计划、创业基金支持计划、语料支持计划以及小红书开发者大赛。

其中,开源应用支持计划将联合上海市共同发放价值1亿元的算力语料专项补贴券。语料支持计划将在未来三年每年提供高质量开源语料和服务,打造300个稀缺数据集。

此外,徐汇的模速空间载体升级计划也已启动,模速空间将其定位升格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

据了解,除了全程护航的专班服务、梯度减免的租金优惠外,徐汇将率先推出最全覆盖、最大力度的“人工智能18条”(《徐汇区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让初创企业真正受惠于算力补贴、备案奖励、投融资对接和场景建设支持。

记者在大会现场了解到,徐汇给出的政策力度正吸引不少人工智能企业考虑入驻。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年底,上海出台了《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提出强化智能算力集群、语料供给体系、虚实融合实训场、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基础底座建设,打造关键领域生产力工具,推动重点垂直领域应用,加速创新应用生态构建。

打造关键领域生产力工具方面,上海提出的关键领域包括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领域。推动重点垂直领域应用方面,上海提出的重点行业包括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行业。

上海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