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春大佬送药,折损75亿身家)
文/杨松 编辑/鄢子为
医药大佬杨文龙,签发一则盈利警告。
2月21日,其实控的叮当健康预计,2024年净亏损超3.8亿元,同比增加64%以上。
“一次性计提商誉等减值超过2.03亿元。”公司解释,若撇除其影响,经调整,净亏损额较2023年收窄约1000万-3000万元。
这两年,董事长杨文龙力推降本增效,缩减研发、行政成本,仍未助其渡过盈利难关。
业绩不振,股价缩水,家族财富减少。据胡润最新百富榜,杨文龙家族拥有55亿元资产,较上年减少18亿元。
重资入局
现年63岁的杨文龙,江西宜春人,大学念的是中医专业,在医药行业大名鼎鼎。
他实控的仁和药业,手握仁和可立克、优卡丹系列、妇炎洁系列和闪亮滴眼液等产品。
2014年,杨文龙创立叮当健康,把一盒盒药卖给消费者,赶上医药O2O浪潮,成功收获第二家上市公司。其家族,目前持有叮当健康49.2%股份。
杨文龙自建医疗团队,公司拥有800多名内外部医生、400多名专业药师,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光2024年上半年,医务人员就提供了超过350万次这类服务。其贡献的收入不多,更多承担“引流”作用。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快药”业务,分为三块,线上直营、线下零售和业务分销。创始人承诺,“28分钟送药到家”。
2024年1至6月,其总营收为22.7亿元,其中“快药”业务贡献97%。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杨文龙选择“重资产”模式,自建药房和配送团队。
“医药O2O这件事成败与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服务能力如何,如果做不到极致服务,这事就做不成。”他解释。
叮当健康称,已在全国19个城市,建立数百家智慧药房。团队持续扩张门店网络,2024年1-6月,推广开支增长至4.9亿元。
开设自营门店,要支付租金、人工等费用,其曾基于2018年、2019年门店数据推算,得出结论——药房需要两至三年方可达到收支平衡。
这带来盈利压力。
杨文龙团队推进新开店模式,削减成本。2024年10月,叮当健康与中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合作,打造“加油站+便利店+送药上门”的药房新模式。
做大分销
复用线上、线下渠道,杨文龙将分销生意,越做越大。
所谓“业务分销”,是指公司借采购、供应链等优势,为药企分销产品,归属在快药业务。去年上半年,业务分销入账2.7亿元,同比增长11.5%,远高于整体收入增速。
借助创始人的资源,2024年1至6月,叮当健康向仁和及其附属公司,购买了8955.5万元的商品。2023年,其向仁和药业的采购额,占年度总采购额的6%。
团队把和仁和打交道的经验,复用在其他供应商身上。数百家药店,若能直接对接源头工厂,就能减少中间商环节,提高毛利率。
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杨文龙提及,叮当在探索新零售模式创新、强化医药供应端等表现出色,成为辉瑞等药企新品发售优选平台。
财报显示,叮当健康已与超过6000家制药及分销企业,建立合作。比如其与赛诺菲合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冷链快送到家服务。
杨文龙也在积极拓展新伙伴。
去年底,公司与一心堂药业达成合作,后者在全国有1.1万家直营连锁门店。供应链方面,叮当快药建立的FSC药企联盟,与一心堂在“中药饮片”领域积累的供应链资源,有望共享。
杨文龙本人亲自出席签约仪式,称双方优势互补,将携手共创新零售模式。
盈利困境
在杨文龙的计划里,其想把叮当健康打造成一家“医疗+科技”的公司。
这个增长故事,并不好讲。
美团买药等巨头分食市场,叮当在价格、时效性等方面的先发优势,逐渐消散。
“现在都是用美团买药。”一位用户告诉《21CBR》记者,在美团平台,也能从叮当门店买药。
北京朝阳某地区,记者在美团买药平台搜索“仁和可立克”产品,靠前的,有叮当门店,也有高济百康、好药师等连锁品牌。
借助第三方平台销售药品,其需要向缴纳不菲佣金;此外,履约费用也是一笔支出。财报显示,其2024年上半年,履约费用为2.2亿元,同比增加5%。
因运营费用高昂,光靠药品订单很难“养活”广泛的线下药店和配送团队。2022至2024年,叮当健康累计亏损超34亿元。
连年亏损,股价缩水。
2024年2月24日至今,仅用一年时间,叮当健康的股价,跌去66%,截至发稿,市值缩水至6.7亿港元。要知道,其上市首日,市值约160亿港元,蒸发超150亿港元。
据杨文龙家族持股比例计算,其身家蒸发超75亿元。
杨文龙团队,努力减亏。2024年上半年,公司科技及研发人员,减少262人,行政开支同比减少1.3%。
为提振信心,其大手笔回购。2024年10至12月,叮当健康累计回购2200万股,并对其注销,共耗资1292.9万港元。
回购之外,杨文龙团队还得早日盈利,方能重现往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