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失踪超10年!马航MH370传来最新消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25 15:36: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失踪超10年!马航MH370传来最新消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5日,对马航MH370的新一轮搜索将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约1500公里处重启。

据悉,总部位于英国和美国的海洋无限公司(Ocean Infinity) 已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了一份“无发现无收费”的合同,在距离澳大利亚珀斯海岸约1500公里处搜索约15000平方公里的海洋区域。此次搜索将比以前的搜索更加集中和有针对性。

2014年3月8日,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客机失联,机型为波音777,机上载有239人。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该航班客机失事,并推定机上所有人员遇难。

2018年1月,马来西亚政府与“海洋无限”公司曾达成协议重启搜寻,至5月底未有结果。随后搜寻工作停止。

去年12月20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原则上同意恢复对马航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陆兆福说,马来西亚内阁在12月13日的会议上同意一家名为“海洋无限”的水下探测公司在南太平洋一处1.5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水域继续以“无发现无收费”的原则展开搜索。马来西亚交通部将在2025年年初与该公司签署合约。

据红星新闻去年3月报道,海洋无限公司CEO奥利弗·普朗克特透露,在2018年搜索行动失败后,一直怀有“找到马航”的目标,公司五年来一直与技术专家合作,“我们现在有信心重新开始对MH370的搜寻工作”。

海洋无限公司方面表示其愿意重返搜寻工作,并已向马来西亚政府递交了一份搜寻提案。记者发现新计划在搜索范围的精确性、舰队规模的扩大,以及技术的进步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1.搜索区域更精确

据了解,经过深入分析与精确计算,如果重启,探索MH370的区域将大幅缩减至原先范围的13.4%,这一更为集中的区域囊括了此前从未涉足的潜在地带。

2.舰队规模大扩容

随着技术进步和新AUV的生产,新的搜索规模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张。据透露,海洋无限公司正在组建一个由多艘先进的船只组成的舰队,预计将采用该公司新型船舶“Armada 78”。将配备最新的海洋机器人技术,包括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遥控水面舰艇(USV)。

他们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具有出色的“自由潜海”能力,能够独立执行各种搜索和勘探任务,并收集到质量更高的数据。

远程操控船队已壮大至23艘,堪称“世界最大无人水面艇(USV)舰队”,亦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远程操控船队。

3.技术配置更先进

新的搜索方案中,海洋无限公司拟采纳全新的“双AUV配置”。这种配置允许两个AUV形成一个紧密的协作系统,通过信息共享与协同导航,大幅增强搜索能力。

尽管任务艰巨,但普朗克特认为与以往搜索相比,本次搜索与MH370残骸的关联性是最强的。

马航370失联之后,外界最引人注目的搜救行动,莫过于2014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在印度洋开展的海底搜寻。虽然没有发现飞机主体残骸,但10年间人们通过其他手段,已经获取了很多确切而且有价值的发现,包括但不限于:

1. 理清了事件时间线

2014年3月8日0:41起飞(北京/吉隆坡时间,下同) – 01:19在南海上空最后一次联系马来西亚空管,截至此时一切正常 – 01:22飞机关闭应答机并转向印度洋方向 – 02:22在印度洋上离开马来西亚军用雷达监视范围 – 08:19卫星最后一次收到客机发出的信号,推测飞机随后在印度洋坠海。

2. 发现了部分飞机残骸

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确认,2015年起,人们在留尼汪、莫桑比克等印度洋沿岸地区发现的数十块残骸属于马航370,来自机翼、机身以及发动机等部位。

3.根据飞机最后发出的卫星信号推算,航班最终所处位置是印度洋深处一个112万平方公里的长条形区域,其大小与内蒙古自治区相当。

面积之所以如此巨大,主要是因为定位主要依靠马航370发出的卫星信号进行。该信号并不包含位置等有价值信息,仅仅是系统为了自检是否“在线”而发出的问询信号。基于这样的信号反推飞机方位,类似于通过观察岸边的水纹来推测湖中船只的位置,误差较大。

事件发生后,除了以海面搜索为主的初期搜救,最受世人关注的搜寻莫过于2014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进行的水下搜索。有媒体分析称,搜索的困难程度相当于一个人仅靠手电筒照明,在暗夜中徒步搜索内蒙古自治区那么大的范围。

基于上述发现,多国联合调查团队判断飞机已经坠入印度洋并且破损,但飞机具体触海地点、事件详细经过以及责任人身份并无定论。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红星新闻、南方日报等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