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邮人寿两级大反转,摘掉“百亿亏损王”帽子

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02-27 10:48: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邮人寿两级大反转,摘掉“百亿亏损王”帽子)



文|王美怡 来源:燕梳师院

回溯2023年,中邮人寿一度头顶“百亿亏损王”的帽子。2024年,不仅成功扭亏为盈,甚至领跑“银行系”险企。短短一年间,上演两级大反转。而这背后,是中邮人寿管理层直面危机所展开的“背水一战”。

两级大反转

1月24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人寿”)披露了一份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49.4亿元,同比增长22.82%;净利润91.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0.12%。



图源: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由此可见,相对2023年的经营情况,堪称两极大反转。那么,公司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完美“翻身”呢?一方面,公司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升投资效益。截至2024年底,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率3.89%。这一年,公司大幅增加长久期债券(如国债、地方政府债)的配置比例,减少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基金和保险资管产品的持有量。这一操作带来了两大显著优势:一是成功拉长了资产久期,有效降低了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二是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收益,固收类资产对整体投资收益的贡献高达85%。

不仅如此,公司还通过精准把握资本市场的机会,在交易盘上额外斩获了约20亿元的超额收益。这种“稳中有进”的投资策略,让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了综合投资收益率11.04%的亮眼成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的应用也成为中邮人寿“逆袭”的关键加速器。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公司对历史亏损进行了重新核算,并将部分一次性收益纳入当期利润表。这一操作直接为公司贡献了超过20亿元的额外收益。

针对2024年的亮眼成绩,公司对2025年饱含期待。日前,中邮人寿总经理李学军表示,“2025年争取推动保费登上1500亿元的台阶。”

重塑产品结构

过去,中邮人寿长期依赖传统寿险业务,形成了“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局面。而如今,业务结构悄然发生变化。2024年上半年期交新单保费中,传统终身寿占比压缩至49%,而分红年金和分红终身寿险则迅速崛起,分别占据27%和22%的市场份额。这一调整彻底打破了“一险独大”的失衡格局,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8月,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新规明确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不能再靠高利率吸引客户,而是亟须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寻求出路。

鉴于此,各大险企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将目光投向分红险这片蓝海。此外,中邮保险总精算师焦峰表示:“对于中邮保险来说,下一步将继续保持产品结构调整的趋势。”他解释道,分红险不仅具备收益弹性的优势,能够帮助客户抵御长期通胀,还能有效缓解保险公司因利差损或集中退保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当然,中邮保险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寿险这块“老本行”。焦峰还表示,尽管业务重心有所转移,但传统寿险依然是公司的“压舱石”。未来,公司将采取“双轮驱动”的策略,一方面继续深耕传统业务,另一方面加速推进分红险的发展,以构建更加多元化、更富韧性的产品体系。

“横扫”地皮

在经历权益市场重挫后,中邮人寿将目光转向地产投资。比如,2023年,中邮人寿以交易价42亿元左右接盘北京市东城区的中粮·置地广场项目,改名为“中邮保险·玖安广场”。紧接着,它又将触角伸向西安,高调宣布参与高新区启迪中心项目的开发,意图在商业地产版图上再下一城。

进入2025年,动作更为引人注目。1月,公司与全球知名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达成合作,共同投资上海静安区的地标性建筑——博华广场,该项目的交易金额高达108亿元。与此同时,更是有消息称,中邮保险作为领投机构签约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投资协议,博华广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

针对不动产投资的布局,李学军表示,此次加码不动产投资,首要目标是弥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短板,优化整体资产配置结构。

从监管角度来看,保险公司计算最低资本时,对分散化投资给予了明确的政策激励,鼓励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风险集中度。然而,在2023年之前,中邮保险在不动产投资上的余额为零。对于一家管理着五六千亿资产规模的寿险公司而言,这种单一化的资产结构显然存在明显缺陷。“我们需要补齐这块短板,让资产配置更加均衡和稳健。”李学军坦言。

经过一系列大手笔的投资动作后,中邮保险已基本完成阶段性目标,短期内不会再将重心放在不动产领域。他进一步解释道,每笔投资都有其独特的逻辑支撑,核心在于追求稳定且可预期的回报。

以西安项目为例,该项目拥有超长期的优质租户,无论是资本化率(Cap Rate)还是内部收益率(IRR),都表现出极高的确定性。这类资产更接近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能够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持。

而北京和上海的两宗项目,则均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与黄金地段,属于典型的“压舱石”级资产。在投资过程中,中邮保险尤为关注现有租约、未来潜在租户以及相关运营风险。目前,这两处物业的出租率和运营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简单测算的净运营收益率(NOI率)可达4%甚至更高。以北京安定门项目为例,自中邮保险接手以来,其运营表现完全符合预期,展现了良好的投资价值。

中邮人寿的不动产布局能否真正成为其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而距离公司登上1500亿大关还要多久?一切尚待时间揭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