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活态文化对话世界,泸州老窖领航浓香出海新征程)
逐浪前行 中国浓香
作者 | 胜马财经 李察
编辑 | 欧阳文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长江之畔的泸州东门码头鼓声震天。以“逐浪前行 中国浓香”为主题的2025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在此隆重举行。
胜马财经获悉,这场盛典不仅是中国白酒行业年度文化盛事,更因恰逢中国浓香出海110周年而被赋予特殊意义。通过沉浸式场景重构、非遗技艺展演与全球化叙事创新,泸州老窖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白酒的文化底蕴与商业雄心。
活态文化的“传承密码”
作为中国白酒“活态双国宝”的守护者,泸州老窖的文化基因深植于两项国家级文化遗产:连续酿造452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与传承701年的传统酿制技艺。
胜马财经注意到,今年封藏大典的祭祀环节中,酿酒师们以“礼正衣冠、焚香静心、诵读祭文”的传统仪式,再现了对自然与先祖的敬畏,这正是泸州老窖“顺天时以授事”农耕智慧的缩影。
自2008年首创封藏大典以来,泸州老窖不断突破行业文化表达边界。从最初单一的酒礼仪式,发展为涵盖“生命中的那坛酒”大型访谈、“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春江酒月夜”非遗展演等多元内容的文化IP矩阵。
2023年泸州老窖封藏大典入选四川省非遗名录,标志这一企业行为升格为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辐射力覆盖数千万受众。
今年大典首次将主会场迁至泸州东门码头,并以船型舞台重构110年前温永盛酒坊出海场景。通过演员聂远与历史人物的“穿越式”剧情演绎,非遗技艺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融入商贾往来、酒香四溢的市井图景。
这种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的叙事手法,让消费者在互动中感知“活态文化”的当代价值,堪称白酒行业文化营销的教科书级案例。
浓香出海的“百年征程”
1915年,温永盛酒坊的“三百年老窖大曲酒”在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斩获金奖,开启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序章。
胜马财经注意到,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致辞中强调:“这不仅是品质的胜利,更是中国民族品牌首次惊艳世界的历史性时刻”。
近几年,泸州老窖的国际化战略正呈现三重维度的立体化特征,一是渠道深耕,通过构建覆盖70余国的销售网络,并在15国71个主流国际机场免税店设立专柜,形成高端消费场景的精准触达。
其次是文化破圈,通过赞助澳网、卡塔尔世界杯等顶级赛事,联合谭盾、蔡国强等艺术家打造文化符号,打破东西方审美壁垒。
第三是标准输出,在“一带一路”沿线举办白酒品鉴会,将“中国浓香”转化为可感知的味觉语言,重塑国际酒类评价体系。
2025年封藏大典吸引故宫博物院单霁翔、世界乒乓冠军许昕等跨界嘉宾参与品鉴,其国际影响力从参会者构成可见一斑。春酿原酒封藏环节中,9坛国窖1573春酿被送入船舱的场景设计,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隐喻着新一轮全球化征程的启航。
中国浓香文明的使者
胜马财经看来,在消费升级与国际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泸州老窖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不少启示。
从某种角度来说,封藏大典从民俗仪式到非遗IP的演变,本质是文化资产的资本化进程。通过将窖池、技艺等物质遗产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产品,泸州老窖成功塑造了“中国浓香文明使者”的品牌形象,其文化溢价能力在国窖1573系列的高端市场表现中得到验证。
现在,“活态双国宝”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技术护城河。连续使用452年的窖池中,富含上千余种微生物菌群,赋予产品不可复制的风味特征;而701年传承的酿制技艺,则通过“师带徒”机制形成人才梯队,确保品质的代际稳定性。这种“时间+技术”的双重壁垒,构筑起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差异化优势。
另外,相较于单纯的产品出口,泸州老窖更注重文化价值的全球传递。从泸州东门码头到巴黎国际烈酒展,从长江文明到世界干杯,企业通过封藏大典等载体,将白酒文化纳入人类非遗对话体系。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言:“这坛酒承载的不仅是匠心,更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味觉符号”。
站在中国浓香出海110周年的历史节点,泸州老窖用一场封藏大典完成了三重叙事:对古老酿造智慧的虔诚守护、对国际化道路的坚定探索、对行业价值重构的引领担当。当春酿原酒封入陶坛,等待时光的馈赠时,这家企业已携“活态文化”的密钥,踏上新一轮全球化征程。
从长江出发,向大洋远航,泸州老窖的实践证明: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不仅是市场扩张,更是一场以文化为帆、品质为舵的文明远征。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航路上,世界终将通过一杯浓香,品味到一个古老民族面向未来的智慧与胸襟。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