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隆基绿能,在怕什么?

来源:雪球 作者:侯兵hoping 2025-03-03 11:01: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隆基绿能,在怕什么?)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导读:直面过去的自己,还需要审视现在的自己,更须敬畏未来。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隆基绿能企业战略和发展情况的专业研究者,我不免为这两年隆基绿能的“失落”,扼腕叹息。玉不琢,不成器。我相信,我的鞭策和旁观者视角,将为企业带来一些更客观的思考,更加“直面过去和现在的自己”,如是而已。

最近继续整理了一些思路,将从隆基绿能面临的环境、战略选择及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供达者知之。

我希望,对所谓先进产能的曲解,不再是造成中国光伏行业进一步内卷的推手,这也是我近期行文的主要宗旨和目标之一。

01

战略摇摆后

ALL IN BC

隆基绿能在2024年终于定型,全力发展N型TBC(即其称的BC二代)。

从名字上来说,也颇为考究:BC二代或HPBC二代,而不是宣传的N型BC或者说N型TBC。

这一贯延伸了隆基绿能对外维护企业形象的考量,即公司始终不愿意承认HPBC一代失败。隆基绿能于2024年,审时度势,突然加快HPBC二代投入,从P型BC转为N型BC。同时规划将投建不久的N型TOPCon产能进行改造。体现了这两年其战略的摇摆。

网络上流传一份交流纪要显示,TOPCon改造为TBC的难度很大,无先例可循。

其实,战略的摇摆,并不能说明什么,恰巧,隆基绿能因为战略的摇摆,而推迟了电池产能扩张,反而为其避免更大的浪费和升级压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隆基绿能全面转向N型BC,宣告其彻底ALL IN BC。

02

ALL IN BC

背后的最大困扰

一分钟时间思考:

隆基绿能ALL IN BC之后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你可能会回答:爬坡难度?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优化目标能不能达到?组件效率能不能达到预期?溢价率能不能达到预期?

NO……NO……NO。

隆基绿能BC战略最大的困扰,是其传统优势板块在换档之时——集中式业务的攻守易型!

当前的BC技术,优势在于单面市场和部分分布式市场,可以体现出溢价来。而在集中式市场却缺乏优势,也无法体现必要的溢价。具体原因可翻阅《定向化扶持?这次的光伏领跑者计划变了味!》。

这也是隆基绿能此前中标内蒙能源治沙项目,BC2.0产品相较于二线企业TOPCon1.0产品只溢价不到5分钱的原因。

此外,另一家BC技术的领军企业也认为,地面电站市场还需要优化BC更多条件,实现综合成本优势才行。

隆基绿能的大本营集中式业务正面临友商崛起的激烈竞争,除传统TOP4企业以外,还面临通威、协鑫、一道等新势力的强力竞争。这也是这两年集中式业务和占比放量,隆基出货市占率不增反降的原因之一。

而隆基绿能BC二代暂时不能体现到集中式业务中的优势,对于其来说,是重大压力和潜在威胁。基于此,我认为,隆基绿能还需在未来2-3年保有一定的TOPCon产能,也包括代工产能(外采)。

在技术之争中,莫要重复硅片领域210和182的“面子之争”,以商业大局为重,不负数十万股东的殷殷期望。

陕西省的光伏领跑者计划,是对隆基绿能集中式或大型工商业业务的有力支持,即便这种计划很难在外省推行。大本营陕西本省的支持,是否足以让隆基证明其在传统强项集中式业务的能力呢?我们拭目以待!

但BC技术在集中式的厮杀,短期大概率无法带来经营业绩的改善。实际上反而隆基在试图用“低价”BC产品冲击市场(BC2.0相比TOPCon1.0二线溢价不足5分,实际代表低价策略所致),可能造成光伏行业进一步内卷加剧。

03

分布式业务

重振旗鼓的重点

BC技术在单面发电场景(市占率约20-30%)和部分高端分布式场景具备溢价优势,是BC角逐和发展的最重要板块。

相比大型集中式市场的投教工作,分布式业务的投教工作是最难做的。

分布式面对的客户更多且专业度不深、渠道利益错综复杂、品牌能力建设尚需时日等问题,对于隆基绿能BC业务优势所在的分布式业务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所以,我们看到隆基在分布式业务领域投入重金,发展“隆基传媒”,这个团队十分优秀和敬业,印象深刻。

分布式业务天然与自媒体连接,隆基通过自媒体等建设,宣传其BC技术在分布式领域的优势和特征,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值得更多企业学习。

然而豪华型的BC,例如24.5%以上效率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可能更为受益,这方面的难度显然高于国内。

04

为何隆基BC战略的负重

高于专业化企业

隆基未来的出货目标是100GW甚至200GW,而这不仅仅只能依靠部分分布式市场的优势,需要BC技术在更多场景的应用,如大型工商业和集中式市场,这个难度不小。

而专业化企业可以做高端分布式市场,形成溢价,对经营能力的正向反馈,并可进行代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

无论是基于传统集中式市场的优势还是新业务在分布式领域的相对优势,隆基绿能都不能左顾右盼,而如今完全放弃TOPCon是不明智的,也没有过多的商业利益。

05

隆基,在怕什么

当前,TOPCon产能改造为BC产能代价是很大的而且没有先例可循。

而当前TOPCon技术改造为2.0产品的代价是单GW3000万,时间3-4个月。而新建N型BC产能的代价高于2.6亿,且需要更久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TOPCon产能充盈,在双面双玻市场没有形成有效压制的情况下,将TOPCon升级为2.0的商业化可行性更高。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收购退出竞争的企业的TOPCon产能进行改造。如收购价格是3000万+3000万改造,则固定投资降为6000万,是非常诱人的。

这对单W成本的影响不言而喻。

所以,隆基绿能需要扩大朋友圈,以扩大BC影响力,实现为其“代工”,并减轻自身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

所以,你认为,隆基会彻底放弃其30GWTOPCon产能吗。

隆基的管理层应该深刻思考这一敏感问题。

06

TOPCon2.0

联盟正在形成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TOPCon2.0(统一将TOPCon23.6%组件效率以上的产品归纳为2.0)领军企业在未来可能形成“联盟”,以应对日益强盛的“隆基传媒”攻势,并从科普、事实及不同场景对电池组件需求影响等维度,进行正向宣导,以改变此前过于分散和碎片化的“说教”,改变市场对其认知的偏见和盲区。

此外,TOPCon领军企业纷纷对笔者表示,不会放弃高端的分布式市场,让友商独自做大。会在高端分布式市场加快2.0产品的投入,为市场提供更多高价值产品的选择。

此外,这些企业也可以从技术领先的专业化BC电池生产企业购买BC电池组件,进入高端单面和分布式市场,回避TOPCon产品在此类市场的相对劣势。

07

光伏舆论战

脱虚向实

不是谁的声量大,谁就是真理。

能源领域的资深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近期表示:先进产能的无序扩张也是不允许的。同时,他认为近3年的投建的产能都是新进产能。

笔者在近期的文章中强调:

(过分夸大新技术能力,对各项先进电池技术优缺点缺乏基本的了解)这当然会造成对现有主流技术的误解,进而造成先进产能的非理性浪费,更将误导新的企业继续不明就里而投入过量资金新建新技术下的先进产能,加剧新一轮投资扩产,使全行业再次陷入“内卷式”竞争的泥潭。

我旗帜鲜明地认为,当前各类技术都有符合自己的场景,都是先进产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应有的姿势。我非常鼓励,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正向舆论宣传,以让行业、大众更了解事实和真相,避免中国光伏陷入进一步内卷的泥潭和“创新性陷阱”。

光伏舆论战,当脱虚向实!

隆基绿能BC战略,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应对,当深思熟虑。能否沉舟侧畔,病树前头,拭目以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隆基绿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