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美国芯片法案,再遭重创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美国芯片法案,再遭重创)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彭博社,谢谢。

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工作人员,负责 520 亿美元芯片补贴计划的美国政府办公室将失去约五分之二的员工。

知情人士称,此次裁员包括约 20 名自愿延期辞职并于上周离开芯片计划办公室的员工。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还有约 40 名员工被视为试用期员工,将于周一被解雇。试用期员工是指在过去一到两年内开始工作(包括晋升)的员工。

终止补贴计划可能会妨碍《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实施,该法案是拜登总统于 2022 年签署的一项跨党派法律。该计划旨在推动国内芯片制造业在数十年的生产转移到亚洲之后的发展,其中包括向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公司提供 390 亿美元的制造业补助金,以及 110 亿美元用于研发。该计划已促成超过 4000 亿美元的私人投资承诺,包括芯片工厂支出和供应链项目。

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任 Cantor Fitzgerald LP 首席执行官,他尚未明确表达芯片法案的意图。但他在周一的讲话中表示,该法案的做法并没有产生特朗普准备通过关税获得的那种回报。

卢特尼克是在白宫宣布台积电计划向美国制造业额外投资 1000 亿美元时发表上述讲话的。他表示,根据《芯片法案》,美国向台积电提供了 60 亿美元的补助,并获得了投资 650 亿美元的承诺。

“因此,美国向台积电提供了 10% 的资金,用于在这里建设,”卢特尼克在活动上说道。“现在你看到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的权力,因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将以 1000 亿美元的投资来到美国。当然,这是因为他们可以来这里,因为他们可以避免支付关税。”

负责监管该办公室的美国商务部一位代表没有立即回应对裁员事件发表评论的请求。

上届政府设立了一个约 140 人的办公室,负责监督《芯片法案》的制造业支出,此外还有负责研发资金的工作人员。这些官员在拜登离任前分配了绝大多数工厂激励措施,但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资金流出了。根据谈判合同,公司在达到建设和生产里程碑时会收到付款。

裁员虽然规模巨大,但并不像政府和芯片行业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大。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特别是,这不会对负责与公司谈判并评估其合同基准进展的团队产生重大影响。芯片办公室领导层在最近与卢特尼克的会议上敦促不要裁减这些部门。

早些时候:特朗普团队计划大规模解雇人工智能和芯片关键机构

但目前尚不清楚该办公室将如何处理其他一系列问题,包括执行专注于小型供应链项目的制造业奖励。该办公室已收到这项 5 亿美元计划的申请,但尚未宣布任何获奖者。

知情人士称,卢特尼克向现任员工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奖项决定背后的理由,以及政府收回已拨付资金的合法权力。知情人士称,卢特尼克特别关注限制芯片法案获奖者在中国扩张规模的规则。

与此同时,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该计划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准备一份可能的修正案清单——包括资金申请流程和合同条款——这将使卢特尼克能够在不造成重大混乱的情况下为政府赢得胜利。知情人士说,这可能包括删除鼓励工会合同的语言,或在主要设施提供儿童保育的要求——许多公司都独立计划这样做。

但卢特尼克的改变可能产生的影响比表面的更大。数周以来,他一直在悄悄地与英特尔和台积电(这两家公司获得了《芯片法案》两项最大奖项)进行谈判,商讨一项可能的交易,即这家台湾公司可能接管英特尔工厂的运营。这可能涉及两家公司奖项的变化,部分取决于潜在合作伙伴的所有权结构。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3-03/us-chips-act-office-is-losing-two-fifths-of-staff-to-trump-purge?srnd=phx-technology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53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