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外卖小哥都上社保了,保险代理人的社保还会远吗?

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03-04 09:36: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外卖小哥都上社保了,保险代理人的社保还会远吗?)



文:郭力芳 来源:燕梳师院

近期,京东、美团等企业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新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热议。这一消息让刘阿姨陷入了困惑。刘阿姨的女儿是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保险营销员,她不解道:“同为灵活就业人员,保险公司作为大型企业,为何不为营销员缴纳社保呢?”

记者经过与多位保险代理人深入交流后发现,长期以来,保险代理人都处于没有社保的状态。曾对这一情况心存疑问的保险代理人,如今似乎都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而这种 “接受”,既被动又无奈。为何终日为他人保险忙碌奔波的保险代理人,自身却缺失了社保这道重要的 “保险杠”呢?

成见

让 “五险一金” 成为横亘在前的大山

一位有着 20 年从业经验的头部经纪公司代理人坦言:“连续三个月收入尚不足 1 万元,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更别提社保了。”反观美团、京东为骑手配备的保障,恰恰凸显了保险代理人群体的特殊弱势地位。

2025年,在中国灵活就业者群体数量已超 2 亿人,其中保险代理人约有 300 万人。作为保险行业核心销售力量的保险代理人,普遍面临着 “无社保、无保障” 的艰难处境。为何保险代理人一直以来都没有五险一金,却仍被社会所默认呢?这究竟是源于一种惯性的漠视,还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成见呢?

成见一: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通常是代理合同,而非劳动合同,故没有 “资格” 享受社保

历史惯性使得代理人制度呈现 “去劳动关系化” 的特点。20 世纪 90 年代,友邦保险引入寿险代理人制度,1995 年 10 月 1 日我国首部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保险代理人的身份及业务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即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是代理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代理人依据代理合同获取报酬,而非享受员工福利。

代理人制度的设计初衷在于降低险企的用工成本,这一模式在行业扩张阶段确实推动了保费规模的迅猛增长,业界也视其为行业惯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打个问号。

成见二:保险代理人拥有高额佣金,无需社保

“为何保险公司不给代理人缴纳社保呢?” 面对这一疑问,友邦人寿一位营销总监反问道:“为何要让公司缴纳保险?选择做保险代理人本就是来创业的,有年薪百万、千万的可能,又不是来打工,何必在意那一点点社保?” 大童一位合伙人也持有类似观点,她认为:“还在为五险一金纠结,那说明你仍是员工思维,说明你选错了行业,保险行业并不适合你。”

成见三: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保险代理人缴纳社保必将削减能力强的人的收入

某保险公司一位大 V 认为,保险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若给所有保险销售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必然会导致保险公司运营成本增加,进而影响绩优业务人员的利益,最终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暂且抛开这些成见,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考量,若为代理人缴纳五险一金,确实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通常占工资的 30% - 35%,若为百万代理人缴纳五险一金,每年的成本可能高达上百亿元。以月均1.2 万元人力成本计算,一家四级分支机构需月均 50 万元保费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社保支出极有可能直接导致机构亏损。

而政策支持的缺位,也进一步加剧了代理人权益保障的滞后。2025 年多地公布的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方案中,同样未提及保险代理人。

缺失的保障

既富不了险企,又寒了代理人的心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和保险行销集团保险咨询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显示,“如果仅计算活跃的人力,可能连 100 万都不到。” 近几年,保险代理人数量呈断崖式下跌,从 900 万人骤降至不到 300 万人,其中更多原因是源于对行业制度的抱怨与不满,据统计,流失的人员基本以新人和半新人为主。

富德生命人寿一位总监目睹新人不断流失,非常惋惜,“保险代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除了部分代理人不规范的销售行为损害了行业形象外,收入的不稳定性更是关键原因之一。他们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底薪,生活着实艰难。”

“去劳动关系化” 为保险公司披上了一层防护衣,使其将缴纳社保的责任隔离在外。但在管理层面,保险公司却又将代理人视同公司员工进行管理,要求代理人像员工一样每日考勤打卡,参加各类会议活动,要求其拜访客户,下达各种任务指标……

极具讽刺的是,长期主义是许多保险公司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号,但如果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福利都无法提供,保险营销员的长期主义又从何谈起呢?

平安保险一位培训导师分析道,“低保障会导致代理人追求短期佣金,从而引发误导销售,损害行业声誉。同时,也会影响队伍的稳定性,阻碍专业化转型的进程。”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险企为代理人配置保险的确会增加很大成本,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代理人配置社保能够吸引高学历人才,推动保险行业从 “人海战术” 向 “精英化” 转型,契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此外,也有助于促进代理人群体的稳定性,增强保险服务的可持续性,助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建设。

为保险人撑起 “保护伞”

虽然目前有个别保险经纪公司给代理人缴纳五险一金,但影响面不大,整个保险行业仍然在遵循老一套的管理模式,保险代理人在这种模式下,相当于在“裸奔”,那么,保险代理人的 “保护伞” 该由谁来撑起呢?这亟需政府、行业、险企三方协同发力。

在政府层面,是否可以考虑修订《保险法》,明确代理人与险企之间的法律关系,例如将保险代理人纳入“不完全劳动关系” 范畴?

从行业层面来看,是否可以参照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拟定的代理人四级分类标准,对高级别代理人强制险企提供社保?

对于险企而言,是否可以试点 “员工制+绩效奖励”的管理制度?

当然,若想从 “制度性忽视” 转变为 “系统性保障”,必须打破以往的一些思维惯例和经营模式,挪走 “心中的成见大山”,这一过程必然会伤及 “筋骨”。但如果能将这数百万代理人从 “流动的销售工具” 转变为 “专业的风险管理者”,真正筑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那么这一切的打破难道不值得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友邦保险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