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前牧原和温氏的交易性和战略性机会并存)
总的看,站在当前的视角,牧原和温氏的交易性和战略性机会并存。
之所以存在交易性机会,主要是预期差的存在。
年初至今,牧原、温氏分别下跌4%、1%,较大幅度跑输了牛市行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对猪周期预期的看淡。市场一致认为,经历了去年三季度猪肉价格的上涨和去年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的增加,今年的猪肉价格行情应该是逐步走低的熊市格局,因此,猪企的盈利难言好的表现。
这样的一致性预期可能比较客观。但没有考虑三个情况:
一是即便今年猪肉价格比去年低,但由于龙头猪企的养殖成本比去年大幅降低,因此每头猪的盈利可能不会低于去年,甚至高于去年。最近温氏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二是尽管去年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出现了增加,但增加的量非常少,今年1-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又开始减少,说明养猪企业普遍比较谨慎,并不会大幅增加存栏。因此,不见得今年的生猪供给就比去年多,也不见得今年生猪价格就比去年低。
三是尽管生猪出栏总量在增加,但实际上,增量主要来自于牧原和温氏这两大龙头猪企,大量的散户在退出养猪行业,一些小的企业也在退出,中大型养猪企业有的在增加出栏,有的在减少出栏。但总体来看,牧原和温氏的市场份额在不断的增加。
因此,从这三个角度看温氏和牧原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一旦以上三个预期证伪,二者股价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
之所以讲战略性机会,主要是就当前股价而言。目前牧原市值2000亿元、温氏市值1000亿元,个人认为铁底的市值。这样的铁定不是说市场不会跌破,而是说以当前价格买入,几乎不存在亏损的风险。主要论据就来自于我之前的文章《养猪龙头正在成为“现金奶牛”》网页链接 。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到:预计牧原和温氏的年度利润分别是160亿元-240亿元、85亿元-120亿元,以20倍PE算,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的合理市值应该分别是3200亿元-4800亿元、1700亿元-2400亿元。以此计算,当前牧原和温氏的市值都是仅为4折-6折 ,具备很好的安全垫。
在这篇文章中我还提到:按照利润分红率50%、60%、70%三个维度计算,牧原股份每年分红分别是80亿元-120亿元、96亿元-144亿元、112亿元-168亿元,温氏股份每年分红分别是43亿元-60亿元、51亿元-72亿元、60亿元-84亿元。以当前市值计算,则牧原对应股息率分别是4%-6%、4.8%-7.2%、5.6%-8.4%,温氏对应股息率分别是4.3%-6%、5.1%-7.2%、6%-8.4%。二者最少的股息率也达到4%,远超银行存款利率。
以股息率为盾,市值合理回归为矛,预期修复为交易性机会,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牧原和温氏都存在很好的投资机会。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