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韩国船厂,深度依赖中国钢

来源:巨潮WAVE 2025-03-13 15:11: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韩国船厂,深度依赖中国钢)

文 / 侯恬

造船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但为了让韩国造船体系更具竞争力,他们使用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廉价钢材。

2024 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价值为 104 亿美元,占其钢铁进口总量的 49%。并且,韩国所进口的中国钢板中,约70%都用于造船业。

《朝鲜日报》称,韩国主要造船企业如HD韩国造船海洋、韩华海洋和三星重工,使用中国厚板的比例约为20%,而小型船厂使用比例约为50%。

韩国业界曾认为中国产厚板虽价格低廉,但质量不及韩国产品。然而,近年来这一认知已发生转变。许多业内人士评价,中国厚板的质量已与韩国产品相当。为维持自身在造船领域的竞争力,韩国选择大量进口中国钢材,以降低造船成本。

相关数据显示,厚板在造船总成本中占比达20%—30%,对船厂的盈利能力影响很大。

目前,韩国本土钢板价格约为每吨9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70元),而中国钢板价格在75万—7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870元—3960元)之间,较韩国便宜15%—20%。船厂增加中国进口钢材的使用,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2010年,中国造船业市场份额首次超过韩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此后的10年间,中韩在造船领域多次交锋,直到2021年,中国开始从造船体量和技术上,进一步拉开了与韩国的差距。

到2023年,中国船舶业能制造出18种全球主要船型,其中有14种船型的接单量位居第一。2024年我国手持造船订单量为1亿多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50.3%,连续13年稳居世界首位,而韩国仅6000多万载重吨,占比为29%。

相关领域专家称:韩国船企过去长期依赖欧洲专利和殷瓦钢供应,走跟随路线,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相比之下,中国船舶工业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在船型设计尚未突破时,率先攻克殷瓦钢制造和焊接工艺。

随着中国掌握殷瓦钢生产及先进自动焊工艺,其成本和效率优势凸显,成功超越韩国和日本船企,成为全球第一。而中国造船业在成本上的优势,又使得韩国船企对中国钢材等原材料的依赖度不断增加。

近日,韩国贸易委员会为避免其本国厚板企业可能受到的损害,建议韩国财政部对中国钢板征收27.91% - 38.02%的临时反倾销关税。

经审查后,这一临时关税预计将在最长50天内开始对中国钢板征收。然而,这一举措预计将对韩国造船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尤其是中小型船企。

韩国造船业普遍认为,相较于大型造船企业,中小型船企因对中国钢板的依赖程度更高,受到的冲击将更为显著。这些中小型船企与中国船厂在低价船型领域存在竞争,一旦成本竞争力因关税上升而下降,获取订单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有观察人士指出,从长远来看,韩国对中国钢板征收反倾销关税的举措,或许会间接推动中国船企接单量的增长。随着厚钢板价格上升导致韩国造船成本的增加,韩国船企可能会因成本压力而放弃部分订单,而这些订单很可能会流向中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船舶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