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日韩首都圈,已是“经济黑洞”

来源:巨潮WAVE 2025-03-13 22:03: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日韩首都圈,已是“经济黑洞”)

在韩国和日本,首都圈的繁华程度和资源占有比例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这样大体量的经济圈虽然能贡献相当大的经济动能,但是也已经变成了国家均衡发展的绊脚石。“黑洞”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韩国首都圈包括首都首尔、京畿道和仁川。如今首都圈的“资源虹吸”情况,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舆论担忧。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目前韩国超过半数人口住在首都圈。截至今年1月,在韩国约2700万劳动人口中,约51.6%在首都圈就业。

《中央日报》委托一个机构进行的民众消费情况调查显示,韩国民众消费中,大部分发生在首都圈,各地民众前往首都圈购物、看展览、看演出、就医等,周末前往首尔的客运班车常常人满为患。

而且,即便是在首都圈内,也有高下之分。首尔的“虹吸”能力明显高于京畿道、仁川。文化中心、医疗机构、购物中心更多集中于首尔。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数据,2024年有82160场演出在首尔举办,占全国演出总数的65.6%。

在去年,韩国民众的借记卡和贷记卡消费额中,45.2%发生在首尔,21.1%发生在京畿道,3.7%发生在仁川。也就是说,首都圈消费额占全国总额比例又增加至70%。

更令韩国舆论担忧的是,这样的“虹吸现象”已经存在数十年,并且逐渐扩大至此地步。

韩国央行2020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首都圈的各行业总产出在全国总额中占比达46.8%,较2010年增加2.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高度集中于首都圈地区。消费方面,全国有51.4%的消费发生在首都圈。

而很显然,在2024年这样的情况并未发生转变。

首都圈的虹吸效应导致非首都圈地区人口持续外流,发展机遇减少。韩国舆论担忧这将加剧社会矛盾,例如非首都圈地区产业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

而同样的忧虑也存在于日本。

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由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组成,俗称“一都三县”,总面积近1.36万平方公里。根据2023年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日本首都圈的人口数量约占日本人口总数的1/3,比大坂圈和名古屋圈人口数量总和还要多。

2023年,东京都市圈名义GDP约为1.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名义GDP的45%。

日本人甚至担忧,因为人口和经济过于集中,日本关东地区一旦发生大地震,其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对日本来说,将是难以估量的。

因此,日本政府从2019年开始施行补贴政策,只要是搬离东京、埼玉、千叶和神奈川的家庭,每个孩子补助30万日元(约合1.5万元人民币)。2022年年底,这个补贴额增长至一个孩子最高100万日元。家有2个小孩,则从160万日元增加到300万日元。

但这样的政策刺激效果甚微。虽然2021年因为疫情,东京净流入的人口出现了25年来的首次下降。但随着日本逐步放开疫情管控,东京都市圈再次吸引来自其他地区的日本国民。2022年和2023年东京都分别净迁入了2.1万余人和5.3万余人。

除了东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其他地方行政区域大多为人口净迁出。

由此可见,首都圈的虹吸效应是日韩经济长期高度集中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区域发展长期失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并非幸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