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曝光台 - 正文

新兴消费模式:洞悉隐形陷阱 谨慎前行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兴消费模式:洞悉隐形陷阱 谨慎前行)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直播带货、在线教育培训、电子消费券等新兴消费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多元化的选择。然而,这些新业态在繁荣市场、激发消费活力的同时,也悄然滋生了一系列侵权“新套路”,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销售人员在某珠宝市场直播带货。中新社发 梁志强/摄

直播带货陷阱

直播带货作为新兴的消费模式,近年来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投诉量也呈现激增态势。《中国质量万里行》联合新浪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2024年直播带货领域投诉量高达7.9万单。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客服不处理投诉、货物与直播展示不符(货不对板)以及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虚假宣传泛滥是直播带货领域的一大顽疾。部分主播为了吸引流量、提升销量,不惜夸大商品功效,使用绝对化用语,甚至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更有甚者,主播扮演假专家,利用消费者对专业知识的缺乏,进行误导性宣传,诱导消费者做出非理性的购买决策。

此外,售后难题也是直播带货领域的一大痛点。直播带货涉及多方主体,包括主播、商家、平台等,导致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面临退换货难、维权无门的困境。售后服务体系的缺失或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损失。

在线教培陷阱

在线教培领域同样存在诸多陷阱。一些在线教育机构为了招揽生源,夸大培训效果,承诺包过考试或保证高薪就业,但实则难以兑现。这些虚假承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和金钱。

预付学费风险也是在线教培领域的一大问题。在线教育机构往往要求消费者一次性支付高额学费,但教学质量却参差不齐。一旦机构倒闭或跑路,消费者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一些在线教育机构还利用格式合同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加重消费者的责任,使消费者在维权时处于不利地位。

电子消费券陷阱

电子消费券作为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本应惠及广大消费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陷阱。部分电子消费券设置了苛刻的使用条件,如特定时间、特定商家、特定商品等,导致消费者难以真正受益。这些限制条件不仅降低了消费券的实用性,还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在领取和使用电子消费券的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也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用于诈骗等违法活动。这种信息安全风险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隐私权益。

消费建议

面对新型消费业态中的陷阱,消费者应保持警惕,理性消费。《中国质量万里行》建议:

第一,理性看待新型消费业态。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消费能力做出选择。对于直播带货、在线教培等新型消费方式,要保持审慎态度,避免冲动消费。

第二,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和商家。在购物或选择服务时,优先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平台和商家。可以通过查看用户评价、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了解平台和商家的信誉和服务质量。

第三,仔细了解商品信息和售后服务政策。在购物前,要仔细阅读商品详情、规格参数、售后服务政策等信息。对于直播带货,要特别关注主播的推荐理由、商品的真实效果以及退换货政策;对于在线教培,要了解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以及退费政策等关键信息。

第四,保护个人信息。在领取和使用电子消费券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操作,不要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以防止信息泄露风险。

第五,积极维权。在遇到消费纠纷时,要积极向平台或商家投诉,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