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一次性内裤代工乱象曝光后,有厂家暂停相关业务,400亿市场或将洗牌

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03-20 21:23: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一次性内裤代工乱象曝光后,有厂家暂停相关业务,400亿市场或将洗牌)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叶曼至

图源:pexels

“买了那么多一次性内裤,图的就是个干净卫生,没想到不仅没有‘灭菌’,(内裤里)还养了不少霉菌。”由于日常有出差需求,90后白领黎雯一直有囤购一次性内裤的习惯,尽管自己所买的品牌没有被央视“点名”,但她仍然心存忧虑。

黎雯的担忧并非个例。自“3·15”晚会后,在小红书上,关于“一次性内裤”产品的吐槽不在少数。“看完315,穿了5年一次性内裤的我天都塌了”“一次性内裤到底还能不能穿”等言论充斥在评论区中。

在2025年的央视3·15晚会,一次性内裤生产乱象被撕开一角。根据报道画面,在一家涉事一次性内裤企业的生产车间中,工人直接徒手操作生产,甚至有人一边抽烟一边进行产品包装,布料周围散落着垃圾和杂物,杂乱的编织袋中塞满了等待流入市场的一次性内裤,整个生产过程毫无卫生防护措施可言。

乱象被曝光后,一次性内裤行业迎来“动荡”,不仅初医生、贝姿妍、浪莎等涉事品牌产品全网下架,不少从事一次性内裤生产的代工厂亦面临订单数量下滑、品牌方“质疑”的挑战,这也倒逼着厂家将相关产品进行重新送检,试图换回客户对其的信任。

近年来,一次性内裤行业迎来一波消费红利,市场规模已发展至400亿元规模,但随之而生的,是代工模式下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的难题。被“3·15”撕下行业乱象遮羞布后,一次性内裤行业已行至规范化管理的临界点。

有厂家将产品重新送检

一次性内裤产品“翻车”,代工厂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3月18日~19日,多名日用品代工厂厂家向时代财经透露,连日来,其一次性内裤生意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厂家已暂停了一次性内裤生产业务,并将库存及在售产品重新送往质检。

“(生产乱象)曝光出来之后,有几个一直合作的品牌都要求我们把产品重新送检,等质检结果出了,再继续合作。这两天也有一些散客会过来问产品有没有问题,我们也是建议他们等质检结果出了再来订货。”有厂家直言道。

目前,国内一次性内裤的生产模式仍以代工厂为核心,而代工模式在品控上缺乏把控标准的现状,成为业内“老大难”问题。

在河南一家日用品企业从事品牌运营的邢九直言,从萌芽到发展,一次性内衣裤行业在国内已走过了30年,但如今还是缺乏统一生产执行标准,不少生产企业无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依旧存在车间生产环境脏乱、材质造假、灭菌环节形同虚设等问题,行业整体还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阶段。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整理出一次性内裤“排雷贴”,将供应商在某地的品牌列入“黑榜”。

尽管一次性内裤乱象的“遮羞布”已被撕开,但时代财经观察到,市场对其的消费需求仍然在线。综合淘宝、京东、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来看,?嫚熙、十月结晶、蕉内、Ubras等多个母婴、内衣头部品牌的一次性内裤产品仍然热销。

以上述品牌淘宝官方旗舰店数据为例,近一周以来,其一次性内裤产品销量基本与上周持平。其中,从近一周内购买量来看,Ubras、十月结晶、babycare的一次性内裤均超百人购买,?嫚熙购买人数已超500。截至3月20日发稿前,蕉内的一次性内裤产品在近24小时内已有超100人购买。

懒人经济“刚需”难挡

懒人经济”兴起,带动了一次性内裤的热销。

当前,不少年轻人面临高压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传统内裤的清洗晾晒成为耗时痛点,价格亲民的一次性内裤解决了其出行“洗衣焦虑”。

而在生产乱象曝光之前,不少年轻消费者都会将“一次性”与“卫生安全”强关联,认为即用即弃可减少细菌滋生,尤其对女性消费者而言,经期使用一次性内裤被视为提升个人护理的重要选择。

大量的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反映在销量数据上。据魔镜社交聆听数据显示,2023年6月~2024年5月主流社交平台关于“一次性用品”的内容声量超过58万,同比上升124.6%。七成参与讨论的用户为年轻群体,其中,外出、差旅成为高频场景。

这也加速推动一次性内裤产业的发展,其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张。

据市场调研在线网数据,2015年,中国一次性内裤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30亿元,2017年这一数字就突破了180亿元,2018年达到了210亿元,到了2024年更是超过了4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700亿元。

而在行业飞速发展的另一面,产品问题也如影随形。早在今年“3·15”曝光之前,业内便有不少诟病一次性内裤质量卫生不达标、材质用料存在虚假宣传等声音。时代财经搜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一次性内裤相关的投诉超过600条,其中不乏见到不明污渍、血迹斑块等质量卫生问题的反馈。

短期而言,此次乱象曝光会动摇消费者对一次性内裤的购买欲,相关品牌的销量与口碑皆会受到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该事件或许会成为倒逼行业规范化的契机。

在邢九看来,不少“吃过亏”的品牌方未来势必会提高代工门槛,加强对代工厂的产品抽检,进一步促进产品生产透明化。“一次性内裤行业需要强化监管和完善标准,倒逼中小企业提升质量,以此来淘汰不合规的企业。”

(应受访者要求,黎雯、邢九为化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