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QFII踩雷财务造假公司 分析称盲目崇拜QFII不可取

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作者:王金萍 2025-03-21 21: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又一QFII踩雷财务造假公司 分析称盲目崇拜QFII不可取)

又一家QFII踩雷财务造假公司,一向被认为是专业投资人的QFII怎么了?《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3月3日至今,东方集团股价已有12个跌停,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对该股的持股市值因此蒸发了0.1081亿元,而这,已经不是QFII第一次踩雷了。

摩根士丹利踩雷东方集团

3月16日晚间,东方集团披露,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2020年至2023年,东方集团通过虚假销售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161亿元,连续四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东方集团股价因此出现连续跌停,二级市场显示,从3月3日至今,东方集团股价已有12个跌停,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也没能幸免。2024年四季度,摩根士丹利新进买入东方集团1092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0.3%。因为此次“看走眼”,摩根士丹利对东方集团的持股市值从当时的0.19亿元跌至0.0819亿元,蒸发了0.108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集团于2024年6月22日就披露了《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东方集团立案,但这并没有引发摩根士丹利的警惕,相较而言,2024年一季度曾重仓东方集团的嘉实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却及时撤离。仅此而言,外资机构似乎并没有像传说中那样的比中资机构强。

不能对QFII盲目崇拜

踩雷财务造假公司,摩根士丹利并不是首例。

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7年至2022年,金通灵及其子公司连续6年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摩根大通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新进持有该股973.15万股,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股东,也是仅有的一家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QFII机构。2016年至2022年,新野纺织(退市)共虚增利润23.93亿元,虚减利润7.63亿元;公司2022年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也有摩根大通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身影。

作为境外专业机构到境内投资的投资人,QFII一向被认为是长线投资者,选股注重估值和基本面,因此很多中小投资者会追随QFII的脚步选股,但是,并不能对QFII盲目崇拜。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的分析人士就告诉记者,有些公司的财务造假很难识别。QFII投资A股的时候,他们的投研本质上与国内的公募机构没有显著差别,甚至聘请的主要投研人员也是国内的,毕竟境外投资人对中国市场也不了解。

“上市公司造假屡见不鲜,但机构投资者也屡屡中招。这就给了机构一个教训,调研不能马虎了事,很多公司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的项目成造假重点,需仔细分析实地调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某教授告诉记者。也有分析人士称,机构调研有时比较表面化,去上市公司一般会与董秘或证代会谈,转一转厂区,他们一般不会质疑报表的真实性,事实上,确实也很少见到机构揭发上市公司造假的例子,这一点还不如媒体的舆论监督。记者 王金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通灵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