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温故知新)
十年前的白酒行业危机,有两个企业犯了重大的错误,一个是老窖的逆势挺价,我记得当时国窖52度经典装市场价格600多块钱的样子,超市卖800多,结果厂家逆势涨价,超市标出了1288的价钱,我们当地的经销商干不下去了,因为手里的国窖600多都得靠关系,到处跑,如果卖出去再进货,进价都比卖价贵了好多,而且还得走量。。。所以老窖当年的逆势挺价其实是去经销商。。。如果外行想卖酒,卖茅台是唯一选择,卖五粮液你可能赔钱赚吆喝,要是卖老窖,哼哼。。。
第二个企业是酒鬼酒,塑化剂危机出来的时候,我当时以为这企业肯定死了,那家伙,喝酒鬼能让JJ变小,这还了得。。。我当年地下室存了不少酒鬼和湘泉,自己都不敢喝,更不敢请客用,心说这企业肯定完了。凉透了。。。谁能想到几年后他会成为妥妥的十倍股?
上轮行业调整惨到家的这两个,其实买到了真的就是捡到宝贝了,因为未来行业一恢复,他们的增速是最快的,这个能理解吧,高粱再增长,基数摆在那,从增长走向增长不容易,而从衰退走向增长,那是真的强啊,老窖2012年的巅峰净利润,下跌了70%以后,没几年业绩才达到以前的一半,总市值就创新高了,谁敢想呢。。。但是这个市场真的就这么魔幻,衰退一次70%,能给你连续十年增长20%,计算器按起来。
这些天我反复考虑豌豆,我越来越觉得豌豆的情况跟当年犯错误的两个企业很相似,甚至还不如那俩犯的错误更狠。而行业危机深度衰退,往往意味着天赐良机,尤其是便宜外加高分红,再加上长时间的低迷和最晚复苏时间,这每个条件都意味着赚大钱的必要因素,让我越买越上瘾的时候,还要推到2020年春天时候的驴皮,面对不断的下跌,心中有种莫名的狂喜
一毛五的说法看似做了把高端和亚高端做了区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觉得这更像是不喝酒但是炒股的人的认知。喝酒的人,茅台第一,五粮液第二。剩下桌子上摆着国窖和梦之蓝,内参,你会一下子觉得国窖比另外两瓶高大上很多吗,反正我是没这种感受。也就是说,人为强化的一些东西,会在估值的时候人为弱化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盲点,是未来超利润的源泉。
现在考虑也只是这么考虑,大家都在等衰退,等着今年一季报,半年报带来的衰退,那么豌豆会是衰退最惨的那个吗?这种衰退又会带来什么呢?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