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本面、估值、市场情绪共振向上,中国创新药走出来了?)
今天港股创新药再度燃爆市场,盘中一度涨超6个点,包括信达生物、三生医药这些创新药巨头涨幅都在10个点以上。除了超级亮眼的季报数据,很多创新药企都拿到了BD大单,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3个维度去看一下:
1、创新能力方面:传统药企集体向创新转型,新兴biotech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最终推动国内医药行业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2、创新成本方面:中国药企每10亿美元研发投入可支撑超100款管线,效率是欧美药企的6倍、日本药企的3倍,成本优势显著。
3、盈利能力方面:A股与港股医药公司过去营收增速达20%,远超美股6%的中枢水平。
再说行业整体估值,毋庸置疑港股医药行业的整体估值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仍显著处于低位。2025年以来尽管涨幅达到20%以上,但从绝对值角度来看,其估值仍处于低位。从指数表现上来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经历了从8395点跌至1997点的巨大回撤,修复之后当前也仅在2960点左右。
总的来说,医药行业当前正处于类似前期科技行业的状态,基本面、估值、市场情绪多维度共振向上的时刻随时可能来临。当前布局医药行业的必要性极高。
关于投资方向,$青侨阳光(P000385)$ 基金经理卢桂凤在最近的路演中表示,我们的核心策略是投资“现在不认,但未来不得不认”的医药资产,通过两大方向挖掘机会:
1、内生价值高速增长:聚焦港股创新药械,如已进入估值修复期的创新药,以及尚处“破产价”但年增速超30%的创新高值耗材,未来或有10倍成长空间。
2、极致低估下的反转机遇:港股创新械板块当前估值近乎“冰点”,但国产替代与全球化潜力明确,一旦市场认知转变,弹性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