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盛:中国成全球资本关注焦点

来源:读数一帜 2025-03-28 19:25: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高盛:中国成全球资本关注焦点)

高盛认为,美国可能正在失去吸引力,尽管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仍具较强吸引力,但是,资本会流向那些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地方

文|成孟琦

编辑|杨秀红

“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已经观察到资金从日本回流中国,以及在欧洲发生的轮换。目前,全球资本流动的讨论焦点在中国。”高盛集团亚太区(除日本外)总裁、全球管理委员会委员施南德在3月27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时表示。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全球资本流动路径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话题之一,全球资本流动的重中之重则为东道主中国市场的重估。根据高盛最新研报中的描述,投资者对美国关税威胁反应镇定,同时中国AI(人工智能)叙事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预计将在十年内每年提升中国每股收益2.5%并吸引超2000亿美元资金。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中谈及中国市场时,施南德如此表示。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在众多维度上,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首先,自2024年9月以来,已经观察到诸多促进中国市场增长的因素如何相互促进。其次,有一个信念认为,由于消费的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市场,尽管存在出口压力和其他因素,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施南德表示。

在全球资本流动路径中,美国总是不可或缺。谈及美国市场,施南德提到:“美国可能正在失去吸引力,尽管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仍具较强吸引力,但是,资本会流向那些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地方,在那里资本可以得到良好的利用。”

施南德还分析了欧洲市场的吸引力。“如果我们审视正在欧洲发生的状况,可以发现许多阻碍资本流向欧洲的因素,当中最重要的一大影响因素是,人们认为欧洲的投资环境过于严苛。换句话说,欧洲可能无法创造出吸引资本的条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欧洲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增强欧盟市场,使其国家在全球市场中更具吸引力。最终,资本流动的可能结果之一,是欧洲资本会被引导回欧洲,这可能是未来欧盟发展的方向。”

从投资者层面来看,施南德认为,投资者对美国以外通胀的担忧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在经济增长上。因此,在关税形势更为明朗之后,投资者可能会对大多数经济体降息更加宽容。预计全球通货膨胀将持续回落,发达经济体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更快速地回到通胀目标水平。而亚太地区,通胀整体接近或低于央行目标水平或历史区间。

或需进一步降低利率

高盛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通常会在大规模经济体债务繁荣末期出现放缓,并由于内需疲软,经济增速将保持在相对低迷的水平;如果通胀率下降1%至2%,政策利率平均下降2%。因此,债务负担过重和经济增长放缓给央行带来压力,迫使其降低政策利率,以支持债务偿还和促进经济活动。施南德认为,这对中国或其他债务水平较高的亚洲经济体带来参考意义,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低利率,以支持经济增长及稳定债务。

当前全球利率环境各地区差异明显,喜忧参半。以欧洲市场的德国为例,或将扩大财政支出,推升欧洲利率水平;预计亚洲将出现范围广泛但幅度相对较小的降息周期;而美国市场,对关税、预算削减相关影响前景不明,以及近期宏观数据差强人意,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担忧加剧;中国方面,长期利率从年初的低水平略微提升,其中一大推动因素是增量政策和近期扩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的种种迹象。

“从各国对美联储政策的敏感度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正在有策略地进行管理和回应。2024年底,新兴市场各国央行对美联储政策的敏感度已升至过去20年来的最高水平。国内财政政策、货币和信贷供应的趋势以及全球政策的变化发展,影响了各国央行应对通胀和增长问题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各国央行采取宽松政策仍然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最终的政策方向。”施南德认为。

近十年,政策制定者也更为关注金融领域新的风险因素。对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而言,施南德建议,“应该维护和建设市场信心,保持政策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监管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保持国际交流并分享经验教训,避免由于缺乏协调性而出现溢出效应和不稳定。”

(题图来源:新华图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