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国内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5万亿美元!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全国第一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03-31 14:49: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内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5万亿美元!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全国第一)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春富

独角兽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认可度高等特征,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3月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北京市共有独角兽企业115家,总估值5949亿美元,数量和估值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球独角兽企业的近30%,仅次于美国,企业平均估值36.84亿美元。

“独角兽之城”

所谓独角兽企业,一般是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少部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此类企业通常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或前沿的技术或产品,能够在市场中保持快速增长,很有可能成为行业巨头。

中国独角兽企业城市分布较为集中。《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覆盖57个城市,“北上深杭广”数量集聚超六成,估值总额占全国七成以上。北京以115家的数量优势和5949亿美元的估值总额,持续居全国首位。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分别以1851亿美元、1651亿美元、1192亿美元和744亿美元的估值总额分列二至五位。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岳德钰在论坛上表示,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正以蓬勃创新的态势,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据岳德钰介绍,2024年北京新晋独角兽企业23家,其中13家来自于未来产业的细分领域,包括通用人工智能、智慧出行、细胞与基因治疗、商业航天、元宇宙、新型储能等,9家未来产业细分领域企业成立三年就成为了独角兽企业。另外在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领域,北京也储备了一批潜在独角兽企业。

此外,北京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达71.3%,五年来增长了28.3%,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集成电路等技术领域,创造出多项国际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

北京也有一批独角兽企业在加速成长。“独角兽企业的生态源于创新,长于资本,成于市场,这是其成长规律。”岳德钰表示,为此,北京构建了专项政策、管家服务、创新培育、前瞻孵化的四位一体培育体系。

专项政策方面,北京发布“独角兽10条”,在上市服务、空间保障、人才落户等方面最大力度支持企业,引导各类资本投向以硬科技独角兽为代表的高成长创新企业;管家服务方面,建立政府加市场的“双管家”贴身服务,年均解决企业需求近300项,企业在京投资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北京长期注重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的伴随式创新培育,通过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等支持潜在独角兽企业。

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5万亿美元

《报告》指出,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超四成的估值。

从具体估值分布区间来看,估值在10亿美元(含)至20亿美元之间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共236家,数量占比57.7%,估值总额约3019亿美元,估值占比20%;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含)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共18家,以4.4%的数量占比贡献了43.6%的估值占比,总额约6567亿美元。

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12个领域。从数量上看,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分列前五,合计占比68%。从估值来看,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估值分列前三,分别为4612亿美元、2039亿美元、1925亿美元。

《报告》显示,硬科技独角兽企业融资能力强劲。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征,近六成新获融资企业集中于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等领域。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市场规模还在不断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其次,我国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人才数量多,这是创新的基础。

此外,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潜在数量多。“创办独角兽企业,要不断发展、融资,中国经济的国民储蓄在全球大经济体里排在前列。这些因素促进我国独角兽企业蓬勃涌现。”李稻葵表示,目前我国独角兽企业的潜力没有完全释放,中国完全有潜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 关 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