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知声港股IPO:2024年净亏损4.5亿元,医疗客户留存率连续两年下滑)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近日,“AI独角兽”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再次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云知声是一家语音AI公司,主要为住宅、商场、医疗等客户提供服务,2024年公司收入9.4亿元,净亏损4.5亿元。IPO前,公司估值约90亿元。
估值90亿元的语言AI公司
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智能语音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主要应用场景为生活(住宅、商场、酒店等)及医疗方面。
2020年11月,云知声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科创板“AI语音第一股”。然而,递表时间还不足半年,2021年2月,云知声便撤回上市申请,终止科创板IPO。
2023年7月,云知声启动港股IPO,如今这已是云知声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自2012年成立以来,云知声共进行过10轮融资,前后共有30多家机构入局,2023年5月的D3轮融资估值约为90亿元人民币。
IPO前,CEO黄伟通过云思尚义控制24.08%股权,通过云创互动控制3.8032%股权,CTO梁家恩持股3.78%,COO康恒博士持股为2.27%。三位联创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云知声33.93%股权。
外部机构方面,启明旗下明富持股9.41%,挚信资本旗下TBP HK持股8.94%,和易谷雨持股为8.60%,中网投持股6.37%,京东尚科持股3.27%,中电健康医疗持股为2.31%,360旗下奇睿天成持股1.96%。
医疗业务客户留存率逐年下滑
云知声的收入构成主要来源于两大块——智慧生活和智慧医疗。
2022年至2024年,云知声收入分别为6.0亿元、7.3亿元、9.4亿元。其中,智慧生活业务收入分别为4.9亿元、5.8亿元、7.4亿元,占比分别为81.0%、79.6%、78.8%;医疗业务收入分别为1.1亿元、1.5亿元、2.0亿元,占比分别为18.9%、20.4%、21.2%。
2020年至2024年,云知声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0.8%、27.4%及26.7%,包括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能智工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根据招股书,2022年到2024年,云知声生活业务的客户分别为373家、389家、411家;主要客户数目分别为63家、78家、71家,2024年减少了7家;客户留存率分别为65.2%、68.4%、68.6%。
至于医疗业务,云知声提供病历语音输入、病历质控、单一疾病质控、医疗保险支付管理等AI医疗解决方案。
2022年到2024年,医疗客户数目分别为165家、167家、166家,较为稳定;然而期内客户留存率分别为70.4%、64.8%、53.3%,逐年下滑。
2022年到2024年,云知声毛利率分别为39.9%、40.5%、38.8%,净利润分别为-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知声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亿元。
与讯飞医疗是竞争对手
市场份额方面,根据招股书,按2024年收入划分,云知声是国内生活AI解决方案市场的第三大服务商,市占率为5.8%;是国内医疗服务及治疗AI市场的第四大服务商,市占率为2.3%。
此前,2020年云知声向上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援引灼识咨询数据称,其通过与格力等白电巨头合作,市场占有率高达70%;在智慧医疗领域,其语音病历录入系统优势地位显著,市场占有率高达70%,病历质控系统逐渐发力,目前市场占有率约30%。
2020年12月,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就此向科大讯飞提问。科大讯飞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云知声关于其语音家电市场占有率高达70%的表述严重失实。
此外,在医疗业务竞争方面,科大讯飞还从覆盖医院数量、收入及公/私有云等维度列举详细数据对比,证明自己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营收规模上均远超云知声。
科大讯飞表示,以覆盖医院数量来比较,云知声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四个报告期分别为10、36、91和112家,科大讯飞同期分别为11、77、264和489家。收入端,云知声上述时期智能语音病历收入分别为170.96万、926.39万、1628.91万和895.48万元,科大讯飞同期分别为664.28万、2937.27万、3554.48万和3571.11万元。
如今,科大讯飞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已在港交所上市。根据讯飞医疗科技2024年年报,全年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32.0%;毛利率55.1%;净亏损1.33亿元,同比收窄8.45%。
近年来随着大模型的普及和应用,各领域都在运用人工智能以提升效率,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接下来,云知声能否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开拓更多客户,以及尽早实现盈利,是值得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