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拍拍贷从P2P巨头到问题缠身背后,信也科技资产质量恶化、投诉量飙升)
3月18日,信也科技对外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这一消息迅速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信也科技全年营收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然而,在这看似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一系列隐忧逐渐浮出水面。担保收入在公司整体收入结构中的占比急剧攀升,与此同时,信也科技国内业务的风险管控亮起了红灯,不仅如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暴露出些许问题。
信也科技作为从P2P成功转型的金融科技巨头,当前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在追求业务增长的同时,有效防控风险,实现两者的平衡,已然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
曲折转型:从P2P到助贷平台
信也科技原名“拍拍贷”,堪称网贷领域的“开山鼻祖”。200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顾少丰、张俊、李聪亮等,在上海创建了拍拍贷。它是国内首家开展P2P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业务的平台。
图片来源:信也科技官网
P2P(Peer-to-Peer Lending)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连接借款人和投资人的金融模式,无需经过传统金融机构的中介,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它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随着P2P模式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的大量需求,到了2017年11月,拍拍贷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首批赴美上市的P2P网贷平台之一。上市当日,公司市值高达40亿美元,融资总额达2.7亿美元。
P2P网贷行业于2006年开始起步,2013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自2015年起,爆雷事件却频频发生。在短短十几年间,P2P网贷行业便完整经历了从兴起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作为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转型时期,在2019年转型为助贷平台,并更名为信也科技,当时金融机构和银行成为其主要资金来源。
2023年3月,信也科技副总裁郑轶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当下仍有超过一半的小微贷款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科技领域存在广阔发展空间。在此之后,信也科技明确将小微企业贷确定为新的核心业务方向,这一决策也为信也科技后续开拓市场埋下了伏笔。
利润增长靠“减损”,资产质量承压
数据表明,2024年信也科技在业务方面成绩斐然。全年促成交易额达到2062亿元,相比去年实现了6.1%的增长,在贷余额为715亿元。其全年营收达到130.6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14%,整体数据颇为亮眼。
不过,公司净利润增速仅为1.81%,这一情况主要归因于信贷减值计提的缩减。在去年第四季度,应收贷款拨备同比下降41%,信用损失计提减少了2.38亿元,这一变化直接促使净利润增长了29.7%。从收入结构来看,担保业务收入增长迅猛,全年斩获50.85亿元,占总营收的39%,首次超过了传统贷款促成服务费所占的比例(35.6%)。
图片来源:信也科技官方年报
但需要关注的是,公司业绩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提信用损失的减少。这种模式的转变虽然在短期内对利润有明显的提振作用,却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业务可持续性的忧虑。因为担保模式高度依赖外部合作方,使得风险难以做到完全隔离。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这种潜在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经营压力。
与此同时,国内业务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逾期率更是连续数年呈现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信也科技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态势面临诸多挑战。从营收层面来看,2023年公司国内市场营收为104.5亿元,2024年攀升至105.66亿元,同比增长率仅1.11%。分季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营收26.22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达到27.18亿元,同比增长3.68%。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在经营核心指标上,2022年至2024年,信也科技国内市场促成交易额依次为1711亿元、1864亿元、1961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速从28.1%降至8.9%,再降至5.2%,增长幅度放缓趋势显著。在贷余额方面,2024年末国内市场在贷余额698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660亿元,仅实现了5.83%的增长。
此外,公司资产质量下滑问题愈发突出。尽管信也科技声称“信用风险表现改善”,但实际情况是,国内业务90天以上逾期率连续四年呈上升趋势。该数据从2021年的1.26%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2.13%。2024年第三季度,逾期率更是一度达到2.5%,尽管第四季度环比下降了0.37%,但短期内,公司资产质量仍承受着较大压力。
暴力催收问题凸显,用户投诉持续攀升
除了业绩层面的问题,信也科技在业务规范性方面同样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2020年9月,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拍拍贷顺利推进存量业务清零,有序退出既有业务模式,正式向助贷平台转型,全面发力助贷业务。
尽管拍拍贷已实现业务转型,但由于过去多年持续深耕市场,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客户群体,信也科技目前的主要贷款产品,依旧沿用“拍拍贷”这一旧品牌名称。
在助贷业务模式中,信也科技等助贷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增信兜底服务。金融机构负责提供资金,助贷机构则承担从筛选贷款对象、发放贷款到回收贷款的全流程工作。然而,这种业务模式在回收贷款环节存在一定风险。助贷机构在催收过程中,因部分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用户投诉,对公司声誉和业务规范性造成负面影响。
拍拍贷却深陷“暴力催收”投诉漩涡。在黑猫投诉平台的商家页面,截至4月1日下午3点,“拍拍贷”投诉量已累计达到59480条。近30天内,投诉量多达2206条,日均投诉超73条。投诉内容主要围绕暴力催收与不当催收,涉及威胁恐吓、爆通讯录、持续骚扰等恶劣行为。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一名用户反馈,拍拍贷在催收时爆其通讯录,骚扰亲朋好友,甚至威胁要前往村委会。还有用户称,拍拍贷四处乱发信息,频繁致电单位和同事,严重干扰其正常生活。另有用户仅逾期两天,便不断收到骚扰电话与短信。
除暴力催收外,高利息同样饱受诟病。2025年4月1日,有用户投诉拍拍贷利息逼近36%红线,要求超出部分和产生的罚息打、会员费、手续费等一系列不合法费用全部退回。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信也科技从P2P网贷领域的先行者转型为助贷平台,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促成交易额与营收实现了增长。然而,其发展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担保收入占比过高,利润增长依赖信贷减值计提缩减,这为业务的长期可持续性埋下隐患;国内市场增长乏力,资产质量下滑,逾期率持续上升,加剧了经营风险;在业务规范性上,暴力催收与高息问题频发,大量的用户投诉不仅损害了公司声誉,也凸显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漏洞。至于后续的发展情况,还需要时间来验证。(《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