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大银行营收三年连降,2024净利润微增2.03%)
3月28日,光大银行正式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从业绩数据来看,光大银行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7.05%,这已是该行营收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
上年度,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光大银行净利润达到416.96亿元,同比微增2.03%。在收入结构方面,利息净收入为966.66亿元,同比下降10.0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71亿元,同比下降19.52%。
2024年,受LPR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以及手续费收入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盈利面临较大压力。尽管光大银行通过压缩存款成本来缓解压力,但在净息差收窄的大趋势下,传统存贷业务增长乏力,未来盈利空间或进一步受限。年报显示,2024年光大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为1.54%,同比下降20BP。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92.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2.02%,比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0.59%,环比上升9.86%。
房地产贷款领域,截至2024年底,光大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为6.86%,尽管该行对房地产贷款占比逐年下降,但该领域的不良率却快速攀升。2021年至2024年,光大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89%、15.56%、18.6%、13.7%。光大银行表示,2024年该行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批复“白名单”项目285个、金额1159亿元以缓解风险,但存量不良资产的化解压力依然较大。
在员工薪酬方面,2024年末光大银行员工数达47982人,较上一年末增加400人,职工薪酬费用支出222.63亿元,较2023年增加5.47亿元,人均薪酬达46.97万元,较上一年增加7600元。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行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情况。
然而,相较于业绩数据,光大银行在2024年因频繁的监管处罚和内部腐败问题,更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焦点。此前,光大银行上海大华支行因贷款管理和信用证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处以150万元罚款,而这仅仅是光大银行2024年众多违规事件的冰山一角。
据企业预警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光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个人的行政处罚达到66次,较2023年的51次增加了15次;被罚没金额约为4220万元,较2023年的2240万元增长了约88.39%。违规行为涉及信贷业务、票据管理、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
罚单与罚没金额增长的背后,折射出光大银行在信贷管理、风险控制以及内部治理等方面存在亟需改进的问题。频繁的监管处罚不仅损害了银行的声誉,也反映出其在合规经营和内部管理上存在漏洞。
总体来看,光大银行2024年的财报呈现出业绩承压与内控问题并存的局面。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该行需要在优化收入结构、提升资产质量的同时,着力解决内控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未来,光大银行能否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