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样年新增长极渐现,曾宝宝三句话总结| 年报风云?)
文/乐居财经 李奕和
凭借出险后不躺平、积极自救的态度,花样年受到广泛关注。
3月28日,债务重组工作持续推进的花样年,发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
2024年,花样年实现收入约45.74亿元,较上一年减少约71.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83.12亿元。
收入主要来自物业开发、租赁投资物业、提供物业经营、提供酒店住宿服务及物业项目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
其中,物业开发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年内竣工交付的物业面积下降,收入有所下降至约15.93亿元。
与此同时,另一大业务板块——物业经营服务产生的收入27.02亿元,同比2023年增加了24.5%。
过去一年,由于物业经营服务占比上升,花样年的毛利率为16.4%,较2023年的15.6%有所上升。
毫无疑问,行业仍在筑底回稳,房企开发业务的业绩出清仍在年报中有所体现。
而物业经营服务等业务规模的发展壮大,无疑增强了花样年抵御行业风险的韧性。
花样年方面的人士也表示,核心开发业务受压,构建物业经营服务新增长极、促创新业务完成布局,是为战略聚焦下的经营重构。
实际上,经历流动性事件后的花样年,在2024年秉持了“保交付、稳运营、深耕经营、业务创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其积极结合政策,优化债务结构,获取信贷、债券、股权融资支持来推动项目进展,并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白名单。
在交付、销售、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去年,花样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4.4亿元,合同销售面积16.75万平方米。
其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都市圈、华中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和环渤海都市圈,不断扩大在各个都市圈的战略纵深、深耕重点城市的优势有所展现。
期内,花样年的合同销售金额主要来自深圳、成都、桂林、武汉、南京、青岛、佛山等18个城市,以及来自深圳好时光、北京西山相府、重庆霍克尼的好时光、郑州好时光、青岛碧云天等约20个项目。
这些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深耕,给了花样年在销售业绩更大的确定性。
年报显示,花样年去年共7个项目分期竣工,合计总建筑面积约26.82万平方米。
于2024年12月31日,该集团处于在建阶段的项目或项目分期共有13个,合计总建筑面积135.75万平方米。
而处于待建阶段的项目或项目分期共有14个,合计总建筑面积592.19万平方米。
于2024年底,扣除已出售项目后,花样年在建及待建项目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727.94万平方米。
较为充裕的土地储备,为后续市场回暖环境下的企业企稳打下了基础。
在保持一定的销售规模之外,花样年也通过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实现了费用的整体压降。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花样年的销售及分销费用约0.39亿元,较2023年下降了58.9%。
其行政费用也由2023年的约7.15亿元下降23.2%至2024年的约5.49亿元。
这两项费用的降低,更好地抵御了行业深度调整对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冲击。
在债务方面,于2024年12月31日,花样年拥有分别合共约179.48亿元、合共约470.43亿元及合共约2.89亿元的借款、优先票据及债券以及已发行资产抵押证券。
这些债务中,绝大部份借款均以该集团的土地使用权、物业及银行存款抵押。而优先票据则由该集团若干附属公司透过质押其股份共同及个别担保。
为了尽快回归正常经营,花样年也在积极跟债权人、金融机构等接洽,进行债务重组。
在境外债方面,2024年4月29日,花样年与一组持有现有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约32%的票据持有人订立新的重组支持协议。
随后的2024年5月29日,持有相当于该公司现有债务工具81.96%金额的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如今,该重组动作仍在推进中。
而在境内债方面,花样年全资附属公司花样年中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有5只公司债券。5只债券于2024年12月31日的本金及相关利息合共约81.16亿元。
早在2023年9月,花样年就本金及相关利息作出经修订还款安排,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至2028年。5只公司债券于2024年2月26日恢复交易。
这一系列的债务重组及延缓还款安排,给了花样年缓冲的余地。
对于花样年2024年的经营,花样年集团创始人曾宝宝有这样三句话:
一、有信心,前提是有新的玩法;二、当立则立,当死则死,会死的必然是老去,不死的永恒是会玩;三、关于重组,重组的核心是股东心智的重组。
过去一年,花样年经营重构、组织效能提升、债务重组进入新阶段。如今伴随政策效力显现,行业逐步筑底回稳,花样年也在等待着复苏的机会。
相关公司:花样年hk0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