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峡人寿首度出现“百万罚单”,应如何破冰前行?)
问题总是接踵而至。本就“满目疮痍”的三峡人寿,再次被监管重击一锤。这一次,离“重见天日”的大门越来越远。眼下,如何破冰前行,成了摆在其面前的必答题。
首现“百万罚单”
3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披露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多家机构被“点名”。其中,三峡人寿以及重庆分公司名列其中。具体显示,三峡人寿因“编制虚假报告,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公司治理混乱”被罚款90万元;重庆分公司又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款25万元。
图源:重庆监管局
也就是说,公司层面合计被罚金额高达115万元。与此同时,由于6名相关负责人对此负有连带责任,分别受到了警告并罚款,共计被罚25万元。其中,三峡人寿董事会秘书刘再辉因“编制虚假报告、公司治理混乱部分问题”违法违规行为,被给予2次警告并处以20万元的高额罚金。
据查询,这是三峡人寿近年来收到的最大罚单,处罚覆盖总公司、分公司及多个业务部门,显示监管对其违规行为的全面负责,也暴露公司内控严重漏洞。
“企查查”平台显示,2024年全年,三峡人寿涉及12起司法案件,主要包括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保险纠纷、劳动争议,案件遍及重庆、河南、上海、浙江、北京等地。
图源:企查查
亏损寒冬
不合规之下,是业绩的“寒冬”。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连续亏损八年。历年年报显示,从2018年—2024年,分别亏损0.58亿元、1.19亿元、1.05亿元、0.65亿元、1.10亿元、1.97亿元、2.52亿元。
七年间,公司累计亏损9.06亿元。虽说人身险行业素有“七平八盈”的说法,但对三峡人寿而言,在第八个年头内扭转亏损局面并非易事。
保险业务收入方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从2018年到2020年,三峡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分别实现了0.11亿元、9.17亿元和11.02亿元。然而,自2021年开始,公司的这一势头出现了逆转,保险业务收入开始逐年“缩水”,从6.24亿元逐步下滑,至2024年已降至3.33亿元。
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偿付能力指标,持续呈现环比下降的趋势。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45.68%、168.12%。同时预测下季度末,两项指标分别下滑至123.1%、147.26%。风险综合评级方面,也一度跌至D级,目前处于C级,虽有改善,但仍未达到监管规定的标准线。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作为‘新生代’险企,三峡人寿还处于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难以实现盈利。”一般而言,成立时期较短的公司,资本金有限,难以支撑长期性投入,导致抗风险能力差。
如何破冰前行?
在披露“百万罚单”当日,三峡人寿宣布审议通过《关于第二轮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根据议案,三峡人寿注册资金由15.37亿元增加至30.33亿元。新增资金由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4.6亿元,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4亿元,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上述变更注册资本事项待监管局批准后生效。
图源:公司官网
其中,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本轮增资新增股东。若成功获批,重庆渝富资本持股比例升至31.89%,仍为第一大股东,重庆高投持股比例升至20.07%,跻身为第二大股东。由此可见,公司的重庆国资背景将进一步加厚。
事实上,这是重庆国资二度“救火”。2023年12月,经重庆监管局批准,三峡人寿的注册资本从10亿元提升至15.37亿元。此次增资由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各自注资2.75亿元。至此,三峡人寿正式转型为国有控股金融企业。
早在去年,第二轮增资就已启动。彼时11月,三峡人寿发布关于变更注册资本的公告,计划新增15亿元资本,并引入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新的国企股东。
可以看出,三峡人寿对其增资方案进行了调整。原计划中的重庆水务退出了新增股东名单,取而代之的是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而言,在这次增资中,渝富资本将出资5亿元,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4.6亿元,重庆发投出资4.4亿元,三峡资本则出资1亿元。
第二轮增资的时间点恰巧与“百万罚单”重合,这不禁让人质疑是不是一次“输血救急”?又是否在用国资背书对冲信誉危机?
成立至今,公司治理结构始终不稳定,董事长之职曾空缺三年,总经理之职自2018年起长期由临时负责人代管,财务负责人也多次变动。
去年,公司迎来了新任掌门人张君,结束了长达三年的“一把手”空缺的局面。公开资料显示,自2013年起,他担任重庆市住建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同时也是重庆市城发私募投资公司的副董事长。此外,他还拥有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曾任职于重庆两江新区财政局。
张君的“空降”无疑是重庆国资的救火之策,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方向。1月23日,公司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到:2024年,历史遗留问题逐渐解决,止损治亏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公司将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恢复常态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筑牢风险合规底线、优化干部人才体系建设、狠抓审计巡察整改”六个方面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实现2025年各项经营管理目标。
正如公司所言,2025年是三峡人寿全面恢复展业的重生之年。然而,这一年的实际成效究竟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