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家电企业回应美国“对等关税”影响 格力、美的均称“美国市场占比不高”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4-08 14:32: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家电企业回应美国“对等关税”影响 格力、美的均称“美国市场占比不高”)

截至4月8日,格力电器(000651.SZ)、美的集团(000333.SZ)等家电企业已相继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其中,头部企业大多表示相关政策影响有限,亦正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潜在影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家电(白电)出口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从家电产品出口国别表现来看,美国市场仍占有较重要位置,而巴西、沙特等新兴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头部企业积极应对

4月7日,美的集团表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年收入已经达到409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385亿元。目前,公司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收入占比较低。

美的集团同时表示,公司在海外设有22个研发中心和23个主要制造基地,遍布北美、南美、亚太、欧洲、中东非等区域的十多个国家,未来还将持续拓展海外制造布局,推动海外新工厂的建设与投产。

格力电器则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已服务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美国市场占比不高。

美的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该公司海外销售约169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1.52%;格力电器《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该公司外销业务收入约24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21%。

小家电出口龙头企业新宝股份(002705.SZ)表示,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出口销售占比70%至80%,其中在北美市场销售占公司出口销售比例的30%一40%左右。

不过,新宝股份也表示,公司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采用FOB交易模式,由买方自行清关并支付关税。其称,公司会密切关注相关关税政策变化,并积极寻求多种策略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包括积极开拓东南亚国家等新兴市场及国内市场的销售等。

小熊电器则表示,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不大,且海外客户分布较广,包含东南亚、欧洲、北美洲等地区,关税问题对公司影响相对有限。

继续开拓新兴市场

上述《2024年中国家电(白电)出口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我家电产品累计出口128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从国别市场看,2024年,我国对前20国别市场全年出口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对美国出口约235亿美元,位居第一位;其次是日本,出口约75亿美元;对墨西哥、巴西(拉美)以及阿联酋、沙特(中东)等“一带一路”市场出口持续向好。

从区域市场看,2024年,我国对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出口主要处于回暖趋势;对拉美、中东和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份额增长显著。其中,对拉丁美洲累计出口1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对东盟累计出口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对中东和北非市场累计出口104.3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对非洲出口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今年初,一位头部家电企业的中东市场负责人曾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家电行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早已是红海市场,公司近年对海外市场的发展策略更侧重从“一带一路”市场寻找机会。

这位负责人称,尽管开拓新兴市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但他们已经看到“有希望的回报”。

4月6日,一家经营规模较小的家电企业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公司多年依赖美国客户,最近几年订单起伏较大,但始终没有回到新冠疫情以前的最高峰。他称,公司开拓新兴市场好几年,订单仍较为零散,自己对“关税冲击”多少已有心理准备。

4月7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由于本次关税涨幅大,相关公司很难通过自身消化,大概率会向下游提价传导,这将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美国居民购买力减弱会带来对各家电品类的需求下降,包括白电、黑电、园林工具和电动工具等。不过,家电品类刚需属性较强,消费者大概率会延长更新周期。

研报同时称,对中国公司来说,此次增量影响主要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关税加征超预期,此前较大部分公司将越南作为生产基地去应对关税。大部分清洁电器、白电和黑电公司在当地均有产能布局。

研报预计,相关关税政策落地,对家电需求的影响大于对利润的影响。另外,在成本端,预计大宗材料将因为全球经济衰退预期迎来明显的下行,这对家电板块是有利的因素。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美的集团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