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人知晓的时间)
文/CxEric
“关税大战怎样看?”
“你是说哪方面?”
“中国经济会崩溃吗,楼市会继续走低吗?”
“我的答案是:不用理会。”
面对“关税大战”这类冲击性事件,人会不自觉地想要阅读更多、思考更多与行动更多,但我对此给出的答案是:不用理会。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佳的应对就是:不用理会,该干什么干什么。
因为现在是无人知晓答案的时间。
当关税这类“冲击性事件”出现时,人会很自然地套用经济学、国际关系、阴谋论等思维模型,但我很怀疑这些不是解答上述提问的最佳模型。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点简单心理学原理。
人类的心理模式是,当冲击性事件出现时,短期内会激发起大量情绪:愤怒、恐惧、困惑、茫然。人类本能地会进入“战斗-逃跑-僵住”(fight-flight-freeze)模式,心理学上称为应激反应模型,这三种反应——攻击、逃跑、或者彻底吓呆——常常掩盖了对事件的理性判断。
这可能都不算是心理学原理,而是生物学原理——这几乎是所有动物面对威胁时的常见反应。
关税大战,以及关税大战引发的冲击波,现在就在这个阶段——在特朗普“发疯式加税”的冲击下,人们要么激起强烈的攻击欲望,要么激发无法遏制的逃跑冲动, 要么是彻底吓呆了、手足无措。
所以,为什么你不用理会“关税大战”,尤其是由此延伸的分析、猜测和想象?
因为很大概率,人群依然在“战斗-逃跑-僵住”反应模型中无法自拔:经济、市场、政策、舆论、学术等各方面的观点,都还在头晕目眩的阶段,短期内无法形成理性深刻的共识。
因而,你现在所能想到、看到的大多数观点,尤其是那些传播最广、最快被大众接受的猜测——它们很可能都是错误的。
在面对复杂与情绪议题时,即便是专家群体,也不会做得更好。要做出理性判断,往往需要时间沉淀、证据累积——现在的条件并不具备。
在短期内,多数人在分析宏观冲击事件时,其思考都过于线性、情绪、短期与“铁口直断”,因而很可能是错误的。
要么方向错,要么时间错,要么力度错。
所以,如果要赌博的话,我有一个好主意:不要押注某个判断是对的,而是押注——大多数人都错了。
对现实商业世界的最佳拟合,往往不是经济学,而是生物学与进化论。
生命固然是脆弱的,但生命也是顽强的、有韧性的,它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如古典物理学般确定、可规划、可预测、没有意外、没有自主能力。
现实中的企业,就如一个个生物个体,而整个经济体系,则像是一个生态系统。
当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冲击时(如气候变化、外来物种、疾病蔓延),个体生物会做出各种本能的适应行为;它们不是坐等指令,也不会统一行动,而是根据各自位置、资源、能力,尝试找到自己的生存路径。
经济体亦然。
当经济体遭受冲击时,大量企业会在生存压力下,积极谋求生存,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路径是什么——可能是“出口转内销”,可能是转战海外建厂,也可能是探索新产品线、降本提效。
这些看似分散、无组织的应对,在整体上,却帮助整个系统实现了再平衡。
这种再平衡,是动态、分布式的,是微观行为在系统层面的集体智慧体现。
这也是为什么:政策往往滞后,而市场自适应更快;宏观更迟钝,而微观更灵活。
所以,担忧当然有、困难肯定存在,但系统终会找到自己的平衡。
正如自然界里,不是没有灾难,而是灾难过后,新的秩序终将形成。
当然这需要一点条件:在自然界,你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在商业世界,你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
人类有两件事做不到:一是指挥对手,二是操控环境。
就像一位棋手——你既无法改变棋盘的局面,也无法左右对方怎么走,但你可以决定,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每一步棋。
一个好的棋手,不能在心中祈祷“他别那样走”,而是应该思考:“如果他那样走,我就这样应对。”
就如《孙子兵法》所言:“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现实经济也是如此。
事情的成败,固然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对手行动的影响,但更关键的决定因子,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
如果我们回顾当下的几个重大经济问题,比如房地产的系统性风险、人口结构的深度老龄化——你会发现,这些不是关税大战带来的,甚至跟特朗普也没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大多是内因,是结构性的长期积累结果。关税、冲突、地缘震荡,或许会加剧震荡,但绝不是问题的根源。
所以,更重要的问题不是:
“他这么走,会怎么样?”
而是:
“我们自己在下什么棋?”
最低程度,不要自乱阵脚;下不了妙手,至少别下俗手。
孙子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大意是,能不能避免失败,取决于我;能不能赢得胜利,才取决于对手。
这简直是一句大白话:“我的行动”,能对结果产生关键影响;“我的行动”,能对结果负责。
但只有意识到这点,才能开启智慧,唤醒积极性。
我的看法是什么?
首先,我不是“XX必胜”论者。
我相信,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事情继续发展下去,大家(尤其是普通人)都会是输家,未来大家都会很难受。
如果未来,有人宣称自己是这场战争的赢家,那也是伤敌一千自损数百的胜利——代价惨重,我不确定这种胜利是否有意义。
其次,我也不是“末日”论者。
关税战打下去,固然大家都会很痛苦,但这不会是末日,也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会轻易地崩溃、完蛋——生命、生态系统,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有韧性。
没错,我们会经历一段难受的时间,但日子总会能过去下,人会重新适应,经济会重新平衡——如果环境能够稳定,我们会重新找到出路。
但同时在微观上,会有很多人、很多生意,将无法承受这种“转换”、“等待”、“再平衡”。是的,暴风雨固然会过去,但它也会让我们付出一些代价。
所以这是一个看起来矛盾的观点:很多人很多公司会非常艰难,甚至被干掉;但这不会是末日,不会崩溃,甚至如果环境稳定,我们将能重新找到出路。
这也可以是一个不矛盾的观点:
对未来太乐观的人,难以熬过严冬;对未来足够悲观的人,最能熬过凛冬。
“答案无人知晓”。
最后不妨轻松一下,猜猜特朗普可能在想什么?
要么,特朗普疯掉了,只能等他撞上南墙,才会回头;
要么,这是特朗普又一次的“发疯式谈判”:先疯狂加关税,然后再逐个谈判降关税,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至于问题最后会怎么解决?
我更相信,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如果棋手理性冷静,目光长远,睿智深刻,不作意气之争、不贪图短期利益,那没什么可怕的。
好了,那这位棋手是谁?
不用想象抽象、宏大的执棋者。
棋手,就是每一个主体,就是每一个生意人,就是每一个投资者。
棋手,就是在阅读文章的:
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