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引进18家高新企业 创造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香港引进18家高新企业 创造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

大湾区经济网香港报道,香港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今日举行重点企业签约仪式,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现场见证新一批18家高新科技企业签署落户协议。通过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签约企业涵盖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金融科技及生命健康科技等前沿领域,承诺在港设立全球或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逾200名政商界代表出席活动。



陈茂波在致辞中表示,重点企业不仅为香港带来资本和就业机会,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生活方式革新,助力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他强调,面对全球单边主义抬头,香港将坚守自由港定位,维持资本、货物、人才自由流动及简单低税制,并持续完善创科生态。据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数据显示,连同去年引入的66家企业,未来数年重点企业预计在港投资约500亿港元,创造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

“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既能便捷对接内地市场,又能辐射亚洲新兴经济体。”陈茂波指出,目前香港已为落户企业提供研发资助、税务优惠及人才引进等政策包,引进办正与相关部门协作,压缩企业注册、审批等流程至平均6周内完成。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签约的医疗科技企业优立达宣布,将在港设立首个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预计三年内招募300名科研人员。

大湾区经济网了解到,此次签约的金融科技企业中,4家为全球区块链技术头部企业。其中星链数科透露,计划投资8亿港元在港建立亚太区算力中心,目标服务东南亚跨境支付市场。而新能源企业清源动力则宣布,其香港研发中心将主导新一代钠离子电池技术攻关,相关专利已进入国际申请阶段。

陈茂波特别提及,引进办下一步将重点引入融合科技的文化创意企业。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国际数字艺术平台及元宇宙内容开发商进入深度洽谈阶段。业内人士分析,此类企业可利用香港中西文化交汇优势开发IP,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拓展内地市场。

数据显示,香港创科领域近年加速成长。2023年本地初创企业数量同比增加12%至4250家,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突破1800亿港元。此次签约仪式上,特区政府同步推出“重点企业伙伴计划”,承诺为每家企业配备跨部门服务专班。引进办负责人透露,针对生物医药企业临床试验审批周期长的痛点,已与卫生署建立优先通道,目标将审批时间压缩30%。

随着新一批企业落地,分析认为香港有望在三年内形成千亿级创科产业集群,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创新枢纽地位。

撰文:王强

编辑:高小波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香港分站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