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策助力与业绩预喜共振 券商板块或迎“戴维斯双击”)
2025年一季度,A股多家上市券商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业绩答卷。截至4月9日,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兴业证券、东吴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密集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或快报,净利润同比增幅普遍超过30%,部分中小券商甚至实现翻倍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受益于交易活跃度提升、政策支持加码及业务结构优化,券商板块一季度业绩修复趋势明确,行业估值修复空间进一步打开。
头部券商业绩稳增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的新主体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表现是行业的“增长冠军”。
经初步测算,国泰君安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2.01亿元至124.45亿元,同比增长350%至4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73亿元至33.83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这一数据是合并后的国泰海通整体数据,即包含了原来的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吸收合并产生的负商誉效应,以及财富管理、交易投资等核心业务规模的扩张。
基于上述业绩数据,中信证券行业“一哥”地位被国泰海通赶超。4月9日,中信证券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的提示性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65.45亿元,同比增长约32%。
对此,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继续锚定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发展目标,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做大客户市场,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对比合并后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一季报数据,中信证券一季度实现的65.45亿元净利润暂时落后。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提议回购A股股份,资金总额10亿元至20亿元,以自有资金拨付,回购股份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实施期限为自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3个月内。
中小券商弹性凸显
相比头部券商一季报数据,中小券商的业绩弹性更为凸显。9日,上海一私募人士表示:“东吴证券、兴业证券等区域性券商通过聚焦本地市场以及发展特色业务,如科创企业服务、量化交易等,有效实现了业绩弹性的释放。接下来,我认为,并购重组预期亦为部分中小券商提供估值重塑机会。”
具体来看,中小券商中的东吴证券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今年前三个月预计实现净利润9.12亿元至10.03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20%;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92亿元至9.81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20%。
兴业证券于4月9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长快报。该份快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发挥证券金融机构的功能性,“以客户为中心”做深做细客户综合服务体系,各项业务实现良好开局。公司当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17.48%;实现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57.32%。公司当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财富管理、信用交易、投资交易等业务发展良好、业绩稳步增长。
券商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今年一季度,A股新开户数合计747万户,同比增长32%,个人投资者入市热情较强,为全年股市交易活跃度中枢抬升奠定基础,同时一季度偏股基金新发1101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量资金充沛。
对此,开源证券表示,虽然一季度债市有所下跌,但考虑到股市表现较2024年同期较好,券商权益投资和股衍业务收入预计同比改善。
政策方面,今年一季度,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创设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工具,并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中央汇金增持ETF释放积极信号,政策面“稳市场”意图明确,为券商投行、资管等业务创造长期发展空间。
“当前,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随着业绩兑现及政策催化,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国金证券建议关注并购预期强烈的中小券商及零售业务优势突出的头部机构。
投资策略上,南京一券商分析人士9日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两日部分券商交出的2025年一季报成绩单印证了市场对行业复苏的预期。在政策支持、市场活跃度提升及业务创新的多重驱动下,行业盈利拐点已现。尽管短期券商板块股价受市场情绪扰动有所波动,但低估值与业绩高增的错配,为中长期配置提供了安全边际。”记者 张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