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物业维艰 | 和泓服务囿于收并购)
观点网 2024年延续了2023年的态势,物管行业并购市场继续遇冷,仅有年初金茂服务3.24亿元收购北京润物嘉业,与年末万物云2.27亿元收购深圳中洲物业得到了市场的关注,其余时间则处于一种风平浪静的状态。
实际上,除了金茂服务与万物云,还有其他一些物企激起了收并购市场的小浪花,比如于12月,和泓服务以654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四川万晟物业部分股权。
经过深挖后发现,收并购是这家于2019年7月上市的微小型物企的常用方式,虽公司规模得以快速发展,但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
近日,和泓服务披露了2024年业绩公告,当中内容显示,公司虽然录得营收同比微增的成绩,但利润出现了不小幅度的下滑,同时应收款及计提减值规模等指标的增速更是甩开营收好几条街。
规模扩张路
当初为了抢占市场,摆脱微小型物业的标签,和泓服务用上市得到的资金大规模进行着收并购,从而快速实现全国化布局。
比如在上市次年,其通过收购上海同进物业70%股权以及上海同嘉物业60%股权,填补了在华中区域的空白;同年还收购了东莞宝盈物业60%股权,挤进珠三角市场分蛋糕;收购贵州星际物业51%股权抢占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2020年也因此被该公司认为是开启"规模扩张新纪元"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自2020年至2024年,合共斥资约6.25亿元完成收并购16家物企,不过,2020年11月收购的贵州星际物业已于2023年12月原价退还予原股东方。
2024年12月,和泓服务进一步收购了四川万晟物业30%的股权,代价为6540万元,较三年前收购其60%股权时的价格翻了三倍多。
截至年末,公司累计在全国18个省及直辖市的45个城市管理394个物业服务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6219.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5%;总订约项目数量422个,总订约建筑面积约为702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5%。
从区域分布来看,公司明显重仓华东与西南区域,在管面积占比分别达到25%、49.6%,合计占比接近于总在管面积的四分之三,这一结果也与公司过去几年的收并购有莫大关系。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物聊社整理(单位:万平方米)
和泓服务过去收并购的16家物企中,位于西南区域的有6家,华东区域的有3家,因此公司这些年在这两个区域的在管面积占比逐年攀升。此外,在2023年收购驻马店现代物业后,公司在区域划分中新增了华中区域,并将原划分在华南区域的长沙、益阳、岳阳以及怀化等四个城市剥离出来,与驻马店市一起重组成为华中区域,最终才形成了如今的六大区域。
除了影响公司业务布局之外,收并购也为和泓服务带来了营收、利润方面的规模增长。
2019-2024年间,和泓服务实现营收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6%,毛利实现复合增长率约为33.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4.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31.6%。
2024年,在市拓与一次小规模收并购的双重加持下,和泓服务的收入实现了同比正向增长全年收入约为13.65亿元,同比增长3.9%;期内录得毛利约为3.50亿元,同比增长4.0%。
虽然公司营收、毛利同比有所增长,但利润表现却没能跟上队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除税后溢利约为8662.3万元,同比减少24.1%;其中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5438.8万元,同比减少30.2%。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物聊社整理
业务毛利方面,公司来自物业管理服务的毛利占比从2019年的59.79%上升至68.29%,同一时期社区增值服务的占比则从35.31%降至30.05%,非业主增值服务的占比从4.91%降至1.66%。低毛利率的物管服务占比提高,与高毛利率的增值服务占比降低,导致公司这些年的整体毛利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
收并购后遗症
虽然过去的收并购为和泓服务带来了收入、面积等规模的增长,但也存在着不小的后遗症,首当其冲的便是商誉。2020至2024年间,公司商誉从0.6亿一路狂飙至4.61亿。
值得庆幸的是,商誉并未出现大额计提减值,因此并未影响到公司业绩,仅在2024年,其收购的北京和众出现商誉减值,导致公司商誉由2023年的约4.613亿元略微减少至4.605亿元。
不过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却难逃一劫,2019-2024年各报告期末分别录得应收款账面余额为0.29亿元、1.04亿元、2.17亿元、4.21亿、3.88亿元、4.5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3.3%,远高于营收、利润、面积等指标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物聊社整理
从上图能够直观地看出,和泓服务应收账款的增速几乎每年都要高于营收与面积的增速。
2024年末,公司贸易应收款项规模约为5.6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8.74%,净增加约8895.4万元。主要来自于第三方,规模约为4.74亿元,占比84.06%;来自关联方的规模约为8982.5万元,占比15.94%。
随着规模的不断提高,和泓服务计提减值的部分也在"水涨船高"。自2022年以来,公司计提减值的增速开始高于净利润的速度,并在2024年首次出现了减值规模大于净利润。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物聊社整理
公司2024年利润的减少也与贸易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拨备有关,期内该部分计提减值规模同比增长28.47%至1.11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128.09%,高出净利润规模约2433万元。
计提减值后,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余额仍有4.53亿元,同比增长16.58%,占公司总营收比例33.16%。
和泓服务指出,贸易应收款项的增加主要由于在管项目数量的增加导致,但公司在管规模的增速明显低于应收账款的增速。同时,结合公司计提规模的增速,可以推断公司的回款周期或许正在逐渐拉长。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按账龄分析,公司期末1至2年的应收款项占比为24.21%,较2023年末的22.56%略微提升1.65个百分点;两年及以上的应收款项占比约为22.03%,较2023年的12.87%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