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身处关税飓风中的苹果:跌没了波兰全年GDP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4-10 10:13: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身处关税飓风中的苹果:跌没了波兰全年GDP)

4月9日,苹果股价继续下跌,盘中最低触及169.21美元,收跌4.98%,报172.42美元,目前市值2.59万亿美元,“全球市值之王”宝座易主,微软凭借2.64万亿美元市值登顶。

这已经是苹果连续第4个交易日“飘绿”,累计下跌近23%,总市值蒸发7731.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万亿元),接近波兰2023年GDP总值。

作为对等关税战影响最大的美国科技企业,苹果非常依赖中国市场,“Apple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151家在中国生产”——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苹果公司展台上,这是一条最醒目的标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股价全面下跌之前,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提前减持了108136股苹果股票,套现约241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6亿元。这是库克一年之内第三次减持苹果股票,累计套现超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达8亿元。

新关税生效前,苹果还上演了一出关税“大逃杀”,提前增加库存,但关税落地后,仍将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自行消化关税成本,逼迫供应链压价,抑或是直接转嫁给消费者。

苹果公司拒绝就关税问题发表评论,但来自中国的产业链已经开始焦心,一位来自“果链”企业的人士告诉和讯商业,还在观望情势,目前还未接到压价或谈判的消息。

上演大逃杀,印度受益????????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依赖全球综合供应链的苹果迅速感受到了压力和危机。作为销售的大本营,美国市场率先承压,政策一旦实施,从海外进口至美国的产品成本将大幅增加。

美国苹果门店的一位员工表示,上周末门店人满为患,顾客普遍担心关税一旦实施,价格是否将大幅上涨,抢购的热情明显,苹果美国门店销售额高于往年同期。

截至目前,苹果无暇顾及对现有产品提价,而是聚焦在关税政策生效前,争分夺秒地将全球各地库存产品紧急运往美国。

4月8日,据外媒报道,3月27日至29日期间,5架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的货机从印度起飞,直抵美国。

一旦新的关税政策落地,叠加26%的加征关税,印度产苹果手机的关税将增加到34%,若按新税率计算,每部iPhone的进口成本将增加120-420美元,相当于其售价的15%-26%。

苹果供应链总监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延迟一天,美国仓库就会损失800万美元。数据显示,苹果美国仓库目前已储备超150亿美元的iPhone库存,相当于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市场销量的3倍。

显然,通过增加库存来缓解短期内的关税影响只是暂时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宣布关税政策之后,印度并未宣布反制措施,反而愿意对价值230亿美元的半数美国进口商品削减关税,以此希望获得美国关税豁免。

一旦“友情牌”成行,苹果将提升印度的产能地位,作为主要的承接地。

近年来,为了降本增效,苹果不断加大在印度的生产布局,过去五年,苹果将印度的iPhone产能提升至14%,并计划2028年达到25%。

不过,印度市场存在明显的供应短板,关键元器件如芯片、屏幕仍依赖中国和韩国供应。组装的大头也在中国,且印度组装的良率明显低于中国。

中国供应商的压力测试???????

与美国消费者一样,全球的果粉都关心iPhone是否会涨价。

分析人士指出,若苹果选择将关税带来的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价格预计将增加30%至40%。

以iPhone 16为例,其标价为799美元,按照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师预测计算,若成本转嫁,价格可能上涨43%,达到1142美元。更高端的iPhone 16 Pro Max 1TB版本,目前零售价为1599美元,转嫁成本后价格可能接近2300美元。

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iPhone普遍在中国制造,因此理论上不涉及关税问题,但一旦确定提价,按照苹果往日的风格,将是全球行为。

在更多行业人士看来,按照当下的形势,在中国市场提价绝不是上上策,毕竟以苹果第二大市场大中华区的销售数据来看,现在过万元的iPhone已经卖不动了。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苹果iPhone在中国的出货量下降25%,相比之下,华为、vivo等品牌保持了正向增长。

过往,苹果会在第三季度末发布新款iPhone,接下来的第四季度便是销售旺季,但iPhone16挤牙膏式的设计,让销售神话不再。

为了保证出货量,2025一开年,苹果便开启多轮降价促销,更罕见地对iPhone 16系列新机型进行了补贴优惠,如“叱咤福利”新年促销活动,iPhone 16系列直降500元,AirPods、Mac、iPad等几乎所有硬件品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重新评估和调整生产布局,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几乎是苹果当下唯一的路径,鉴于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短期内将生产全面转移至美国并不现实,也不划算。

苹果更有可能的做法,是重新安排其中国供应链,寻求更优惠的价格,以降低成本,然而,供应商的利润空间有限。按照上述果链人士的意思:降价空间不大。

为规避关税,苹果可能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继续执行果链去“中国化”。

好消息是,中国苹果供应链曾经受过一次考验,对此早有准备。

2020年前后,由于国际形势和人力成本的双重影响,审慎的库克曾计划将部分产业链搬出中国,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用多元化布局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规划。在这场黑天鹅事件中,中国的供应链显然更具稳定性,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海外疫情失控,苹果不得不战略回退,将生产重任挪回中国。

印度疫情让富士康带着大量订单返回了中国,从2020年5月中旬开始,郑州富士康开始大肆招人,内部直推奖金更是从原来的3500元涨至6000元;苹果第二大代工厂上海昌硕的中介费也应声上涨。与此同时,苹果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进一步,比如开辟立讯精密(002475)的合作,使其成为苹果第四家整机代工供应商。

苹果也在这次战役中明白,自己需要中国市场,也离不开中国,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和庞大销量,已经成为苹果商业帝国的重要基石。

但这一次,情况稍有不同,果链企业必须做好更进一步压力测试的准备,提前布局可能面临的客户流失、产能过剩及设备闲置难题,通过降价或技术升级维持订单,等待机会翻盘。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立讯精密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