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芯晟Q1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光学传感+技术创新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4月10日盘后,科创板上市公司美芯晟(688458.SH)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预计为12,300.00万元至12,800.00万元,同比增加30%到35%;归母净利扭亏为盈,为200.00万元到500.00万元。此外,本期毛利率预计为38%左右,同比增长约16个百分点。纵向比较,这份业绩是美芯晟取得的史上最优一季度财务成果。
光学传感器业务强劲增长 淡季逆势而上
美芯晟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及沉淀,已形成“电源管理+信号链”双驱动产品体系。在信号链领域,公司抓住AI驱动下下游需求增长的行业机遇,持续加码布局,加大技术攻关和新品研发力度,构建了全面产品线。其光学追踪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产品进入多个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手表品牌客户供应商行列,并拓展至AR/VR/MR等智能穿戴领域。
在DToF(激光测距)领域,美芯晟打破国际巨头主导市场的局面,成功推出全集成、高精度、低功耗的DTOF产品系列,据悉其性能超越国际主流产品,可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该产品在智能手机及其配件、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工业控制领域等需要精准测距的场景均有广泛应用。美芯晟表示,基于在光学传感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将持续加码面阵DToF及3D DToF技术的研发,进一步拓展其在自动驾驶、无人机、工业测距、AR/VR、机器人、3D扫描等多元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在技术领先与规模效应的双重驱动下,公司光学传感器业务营收大幅增长,成为公司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业务,帮助公司成功穿越淡季周期。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一季度是消费电子的传统淡季,但公司通过前瞻性产品布局与供应链垂直整合推动经营质量跨上新台阶。收入同比取得良好增长,主要得益于光学传感器业务以及无线充电产品放量增长。其中光学表冠芯片随着公司国产供应链的稳定供货,持续渗透智能手表头部企业,交货量实现跨越式提升;激光测距芯片与扫地机器人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已进入规模交货阶段。
一季报预告亮点频现 全年预期维持乐观
公司的一季报预告还传递出其他诸多亮点,对预判公司未来发展走向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
以创新产品驱动新兴市场增长。公司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孵化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围绕低空经济、AIoT、智能驾驶等风口领域提前布局。在低空经济领域,其DToF传感器正在导入无人机品牌,用于地面检测、避障与精准定高;为机器人导航、AI智能硬件、工业控制提供空间感知数据,为扫地机器人龙头规模交货。同时,手机端DToF传感器送样验证,卡位下一代手机技术升级。这些领域均被认为有巨大增长空间,美芯晟有望持续受益于其前瞻性布局,获得多领域增长。
强大的场景化落地能力。从美芯晟产品深透的领域不难看出,公司可以将技术成果与多元化市场需求实现精准对接,能够快速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不同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以光学表冠芯片切入智能手表头部品牌供应链,通过提升人机交互体验抢占可穿戴设备市场;无线充电产品紧跟手机、耳机等战略客户新品周期,实现出货量与毛利的同步增长。在新兴赛道,针对低空经济、AIoT、机器人、智能驾驶等行业痛点多箭齐发,开发高毛利产品,与客户快速绑定。随着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的积累以及下游需求的持续放量,公司2025年增长潜力可见一斑。
净利率跃升彰显市场竞争力升级。公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净利率显著提升,反映出其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多方面举措:一是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如光学传感器、无线充电)占比增加;二是成本控制强化,通过与上游供应链深度合作,发挥规模效应,优化材料及封装成本结构,提高良率;三是运营效率提升,对标行业先进管理标准,优化流程并推进IT化转型,向管理要效益。此外,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推动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未来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硬科技实力降低对标准工艺的依赖。科技型企业重在科技实力,公司采用设计+工艺协同模式,通过700V-BCD、SPAD光电融合等自研工艺,在高压集成、精密模拟、光电融合及封装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光电集成解决方案。通过构建工艺护城河,公司不仅保障了供应链安全,更在性能指标、量产效率等方面建立起核心优势。
公司表示,2025年,将通过产品矩阵拓展、产业链协同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实现高质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