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量为王的逻辑行不通了,番茄小说难逃版权困局)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5年4月,作家杨建东遭遇了一场荒诞的“版权倒错”:自己2015年创作的《上帝们的那些事儿》被番茄小说平台以“疑似抄袭”为由下架,而涉嫌抄袭其核心设定的《十日终焉》却稳坐热榜,单月稿费突破百万。
这场“李代桃僵”的操作,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网络文学行业关于版权保护的千层浪。更是快速将番茄小说平台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番茄小说来说,类似的侵权风险、版权危机事件并非个案。而对该事件追根溯源,也能窥见番茄小说免费模式下的商业模式悖论。
追根溯源,免费模式或是硬伤
公开资料显示,番茄小说是抖音旗下的免费网文阅读APP。该款产品以“流量+广告”的模式运营,主要面向免费阅读用户。
据媒体报道,《十日终焉》是番茄小说力推的头部作品,单月稿费破百万,82万读者打出9.9分,其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但正如网友指出的,该作品中“喜怒哀乐四情扇”游戏直接照搬《赌博默示录》的“剪刀石头布”设定,而死亡游戏机制与《诚如神之所说》如出一辙。
图源:网络
更荒诞的是,番茄平台以“疑似抄袭”为由下架了杨建东2015年的原创作品,理由竟是“与外站作品内容相似”。这种“算法反判”的操作,被网友调侃为“让牛顿都要怀疑人生”。
免费阅读平台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对流量的极致追求。同时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在让番茄小说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版权危机。
据了解,通过“流量+广告”模式,番茄小说也在突破过亿月活和传言的9000万日活后,近期有媒体报告称,番茄小说已实现300-400亿的年广告收入。
在这种逻辑下,平台更倾向于保护能带来高收益的爆款,而非耗费资源处理版权纠纷。
《十日终焉》作为平台“亲儿子”,即便存在抄袭争议,也能凭借流量优势安然无恙,而原创作者的申诉却石沉大海。很显然,这是其免费模式下的逻辑悖论,也是其被媒体口诛笔伐的根本。
据分析,番茄小说的版权困局,其实是行业普遍现象。折射出来的,也是整个免费阅读行业的三大顽疾。
其一是审核机制的技术失灵。尤其是在这些版权纠纷案例中,平台依赖的AI审核系统存在严重缺陷。
例如,杨建东此前曾因《造物主法则》被误判与《天文大百科》内容相似而下架,其另一部作品《上帝们的那些事儿》被完全抄袭后,系统竟提示他“抄袭引用他人作品”。
这种“时间线错乱”的审核逻辑,本质是技术工具无法准确判断作品的创作时序和独创性所导致的。与此同时,也将番茄小说审核系统的不足,暴露无遗。
其二是流量至上所带来的利益扭曲,进一步凸显了番茄小说的版权危机。很显然,平台对头部作品的过度倾斜,必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对于侵权作品而言,甚至有“助纣为虐”的意味。而上升到企业发展理念层面,番茄小说坚持什么样的企业价值观也引发了质疑。
据了解,2024年番茄小说签约作者超60万,但年收入超10万元的仅3228人,占比不足0.6%。在这种生态下,抄袭成为部分作者的“捷径”。有业内人士透露,将日漫美剧的设定改头换面包装成“原创”,已形成工业化流水线,平台审核对此重视度也明显不足。
除此以外,由于侵权事件带来的维权成本高企,原创作者的积极性也被严重打击。
肉眼可见的是,原创作者面临“三重困境”:一是举证难度大,需提供创作时间戳、首发证明等;二是诉讼周期长,即便胜诉,赔偿金额往往不及维权成本;三是平台消极应对,如杨建东的作品被下架后,平台仅以“技术检测等原因”轻描淡写回应,让很多原创作者深感维权无门。
作者利益无法保障,免费模式何以持续?
据分析,番茄小说的版权危机,本质上是免费阅读模式与内容生态的冲突。这种模式虽能快速积累用户。例如,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番茄小说的MAU达到1.92亿。但是与此同时,番茄小说也埋下了多重隐患:
一方面,在平台流量导向的驱动下,平台内容质量持续下滑或是必然。例如,平台为追求流量,鼓励作者跟风创作“爽文”,由此也导致了,平台内容同质化严重。
据了解,2024年番茄小说“推荐榜”作品中,70%为都市玄幻类,“穿越”“系统流”等套路泛滥。这种“数据驱动创作”的逻辑,正在消解网络文学的创新力。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吐槽系统文的创作过程:“像系统文这种,结构就像游戏打怪升级,搭建好框架,把内容填进去就可以了,同质化严重,剧情走向都能猜到,设定也没什么新鲜感。”
另一方面,虽然番茄小说也在跟风打造网文IP,但是一些头部IP的价值正在被透支。肉眼可见的是,免费平台的IP开发往往急功近利。
例如,番茄小说与抖音合作的短剧改编,多聚焦“短平快”的甜宠、逆袭题材,缺乏深度打磨。2024年其短剧分账额超2.5亿元,但改编作品豆瓣评分普遍不高,IP价值被严重透支。
番茄小说目前陷入的僵局,与行业生态陷入恶性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以来,盗版侵权加剧了行业的马太效应。头部作者尚可通过维权挽回损失,而中小作者只能默默承受。
2024年番茄小说推出“青舟计划”,投入1亿元扶持精品内容,但是该投入与平台300亿级的广告收入相比,仍是杯水车薪。由此也导致了,番茄小说很难留住创作优质内容的作者。
而对比另一个网文巨头阅文集团,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们在2022年5月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防盗版后,收入其实是下滑的。
虽然防盗版的举措,没有把这个蛋糕做大,但是其内容生态相比番茄小说,显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加上阅文的付费阅读模式,网友也开始调侃:阅文留不住用户、番茄则留不住作者。
网文行业竞争激烈,什么是番茄小说的护城河?
在网文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中,番茄小说面临着多方夹击。传统网文巨头如阅文集团,凭借深厚的版权积累、成熟的付费体系以及庞大的作者资源,占据着行业的重要地位。
新兴的网文平台也不断涌现,它们或凭借独特的题材定位,或依靠创新的运营模式,试图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同时,海外网文平台也在不断发展,部分平台凭借对当地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本土化运营,吸引了大量用户,给国内网文平台的出海之路增添了阻碍。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精品化已成为网文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用户阅读品味的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爽文”套路,而是对内容的深度、创新性以及文学性有了更高要求。
如《庆余年》《开端》等精品网文的成功改编,彰显了优质内容的强大生命力。在此趋势下,番茄小说目前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愈发凸显,亟需提升内容质量,打造更多精品。
AI时代的来临,给网文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AI写作的出现使得网文创作的门槛降低,大量AI生成的作品涌入市场,加剧了内容的竞争与混乱。
不少网文平台编辑反映,年后审核工作量骤增,番茄小说等平台的部分板块,新书首秀数量环比增幅超过50%,这或许与大量新人开始用AI写文有关。
对此,也有很多用户明显察觉到,番茄小说平台上很多作品都特别像,甚至让平台作者与读者都十分吃惊。
另一方面,AI技术也为网文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辅助创作工具能帮助作者提升创作效率,智能推荐系统可实现更精准的内容推送。
但番茄小说目前在AI技术的运用上,更多地体现在有严重缺陷的审核机制上,未能充分发挥AI在内容创作与推荐方面的优势。
据媒体报道,此前番茄小说推出AI辅助写作条款时,也遭到了不少内容作者的抗议,认为这是番茄小说在用自己的辛苦创作用于“投喂AI”。这也意味着,番茄小说即使引入AI辅助创作功能,未来也将面临众多挑战。
图源:网络
那么,番茄小说的护城河究竟在哪里?抖音强大的流量生态或许是其一。依托抖音庞大的用户基础,番茄小说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新用户。
但仅靠流量引入远远不够,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用户粘性,留存优质用户,是番茄小说亟待解决的问题。平台还需在内容质量提升、版权保护完善、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下功夫,构建起坚实的内容壁垒。
例如,加大对优质原创作品的挖掘与扶持力度,完善审核机制,杜绝抄袭侵权作品,为用户提供更舒适、个性化的阅读环境。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护城河,突破免费模式的掣肘,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作为背靠短视频巨头抖音的网文头部品牌,番茄小说通过免费阅读模式,从一众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用户量规模方面快速崛起。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其免费模式也正在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完善平台内容生态最大的障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经因为免费模式而一路狂奔的番茄小说,也正在因为免费模式而让其未来的发展充满变数。
而决定其能够继续在网文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或许不是平台流量有多大,而是平台对于用户而言,有多大的实际价值。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生态,减少版权泛滥现象的发生,并且从深层次优化内容作者的激励机制,让平台内容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才是番茄小说可持续发展的“解药”。
但愿番茄小说能够回归内容平台的本质,少一些利益驱动,多一些价值创造,成为被人称道的网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