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药明康德业绩说明会直击:加速推进全球多地产能建设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4-11 18:35: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药明康德业绩说明会直击:加速推进全球多地产能建设)

2025年4月10日上午10点至11点,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3259.SH,下称“药明康德”)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业绩说明会。出席业绩说明会的公司高管有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民章,副董事长、全球首席投资官胡正国,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杨青,独立董事卢韶华,首席财务官施明和董事会秘书张远舟。

2024年,药明康德作为中国新药研发的巨头,一共取得392.41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50亿元,同比下滑1.63%。

这是2018年上市以来,药明康德首次出现营收和业绩双双下滑。

业绩会焦点

近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令全球资本市场动荡。药明康德的A股股价从65元/股跌至最低的48.48元/股。4月11日,药明康德的股价收盘于52.10元,总市值1505亿元。

有投资者提问:公司怎么看待最近药明康德股价的回撤?公司对于今年和未来的增长发展是否有足够的信心?

陈民章称,二级市场股价的涨跌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通过持续聚焦CRDMO业务模式(指药明康德独创的一体化、端到端新药研发模式),公司能够迅速产生行业洞见,及时服务客户新分子需求,保证公司长期发展,从而持续回馈股东。

药明康德的部分业务涉及美国,且该公司在美国拥有研发和生产基地。2024年报显示,药明康德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是250.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是63.76%。

在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提出的多个问题与关税相关。比如,投资者提问:在现阶段的内外环境之下,公司是否还有信心完成年报中提出的今年业绩预期?请问美国全球加征关税对药明康德的业务有何影响?药明康德的订单中关税是如何分担的?后续如何应对关税风险?

陈民章对投资者表示,请参考此前公司对关税问题的完整回答。

4月9日,在上证e互动平台,药明康德回复投资者提出的“关税影响”问题时表示,关税对公司肯定会有影响,影响多少现在还不明朗。公司过去几年不断优化采购供应链体系,同时一直认真抓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提高效率,坚持做对的事,做好自己,服务好客户。在大环境不确定的状态下,公司抓住客户对赋能需求的确定性,服务好客户,最大程度降低关税带来的影响。目前药明康德维持公司全年指引,同时密切关注关税政策的进展,和可能对指引带来的影响。

产能和减持问题

美国生产基地和产能也受到投资者关注。有投资者向药明康德提问:目前公司在美国的生产基地布局情况如何?正在扩建的美国生产基地是否会提前投产?

全球首席投资官胡正国称,公司持续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制剂开发与生产服务基地建设,计划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

针对投资者关心的药明康德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的产能情况,陈民章称,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多地产能建设。公司持续投入瑞士库威基地,2024年口服制剂产能翻倍;持续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基地建设,计划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2024年5月,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2025年3月17日,药明康德同意董事会授权公司投资部根据证券市场的情况,适时择机处置公司所持已流通上市的境内外上市公司股票;2025年4月1日,药明康德通过大宗交易继续出售所持有的药明合联(2268.HK)5080万股股票,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

为此,有投资者问,接下来药明康德是否还有境外资产出售计划?

陈民章称,公司持续审视和评估各业务发展和公司战略,聚焦公司核心CRDMO业务模式,不断强化各环节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更好满足全球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另外,还有投资者关心在生物安全法案事件后,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又写了关于中国生物技术的报告,药明康德将如何应对。

胡正国表示,公司注意到最近美国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有若干涉及公司的牵强附会且毫无根据的指称。公司此前已公开说明,公司从没有过任何未经授权将美国客户的数据或知识产权转移给第三方的情况。公司也已就此与美国相关政府机构进行了沟通以澄清事实。过去二十多年来,公司始终在接受强监管的医药健康行业中稳健运营。公司一向严格遵守各地的法律法规,定期接受全球客户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多家监管机构的监督与检查,并且一直保持着卓越的合规审计和质量审计记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药明合联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